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
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
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
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
这首《蓦山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夏日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极乐寺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感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一林深碧”,开篇即以绿色为主色调,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景象。“数里寻香积”,在绿林深处探寻香气的积累,暗示着禅意的追寻与发现。接着,“入门径通幽”一句,引人进入一个神秘而幽静的世界,仿佛是通往内心深处的旅程。
“只斜照、花阴寂寂”,阳光透过花叶洒下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玉虹翻动,凉云轻动,这些细节描绘了水景之美,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诗人的心灵随着眼前的美景而远行,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这不仅是对外在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与实现。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弹琴还是品茶,都能感受到清风拂面,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愉悦。这种超越世俗的体验,让人心生向往。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与清晨的钟声,进一步深化了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翠鸟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真理,而夜间的迷离与清晨的钟声,则是心灵回归与觉醒的象征。整首词在结束时,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蓦山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记录,通过对极乐寺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