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浮烟傍地轻,落花啼鸟客心惊。
天连野水春无主,山戴斜阳晚入城。
旧迹易迷鸿爪印,新愁又傍马蹄生。
绿波南浦休回首,隔岁王孙满别情。
积雨浮烟傍地轻,落花啼鸟客心惊。
天连野水春无主,山戴斜阳晚入城。
旧迹易迷鸿爪印,新愁又傍马蹄生。
绿波南浦休回首,隔岁王孙满别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联“积雨浮烟傍地轻,落花啼鸟客心惊”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烟雾与地面轻柔相依的情景,同时通过“落花”和“啼鸟”的意象,暗示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触动了旅人(客)内心的敏感与感慨。
颔联“天连野水春无主,山戴斜阳晚入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广阔的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天空与远处的野水相连,春色似乎失去了主宰,而夕阳斜照在山峦之上,随着夜幕的降临,这一切缓缓融入城市之中。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含了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哲理。
颈联“旧迹易迷鸿爪印,新愁又傍马蹄生”则转向了个人情感层面。诗人感叹过往的痕迹容易被遗忘,如同大雁留下的爪印,难以寻觅;而新的忧愁又在行进的路上悄然滋生,仿佛伴随着马蹄声一同前行。这一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记忆消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尾联“绿波南浦休回首,隔岁王孙满别情”收束全诗,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回头凝望南浦(此处或为泛指的离别之地),以免更加沉浸在离别的哀伤中。这里的“王孙”常用来比喻远游在外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不舍,以及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
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
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
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
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
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盛府南门寄,前程积水中。
月明临夏口,山晚望巴东。
故节辞江郡,寒笳发渚宫。
汉川风景好,遥羡逐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