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府南门寄,前程积水中。
月明临夏口,山晚望巴东。
故节辞江郡,寒笳发渚宫。
汉川风景好,遥羡逐羊公。
盛府南门寄,前程积水中。
月明临夏口,山晚望巴东。
故节辞江郡,寒笳发渚宫。
汉川风景好,遥羡逐羊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景象和心境。开篇“盛府南门寄,前程积水中”两句,设定了一个行将启程的场景,官员站在盛大的府邸南门前,眼前的路途如同积累的水流一般延伸开去,显示出旅途的遥远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着“月明临夏口,山晚望巴东”两句,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官员在夏口处临江远眺,夕阳之下山峦渐染上晚色的情景,既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了官员心中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职责的思考。
“故节辞江郡,寒笳发渚宫”两句,则转入官员告别旧地的情感。古人常以“故节”指离别之情,此处强调了官员与江边郡县的不舍。同时,“寒笳发渚宫”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可能是荒凉或冷清的自然景象的一种预感。
最后两句“汉川风景好,遥羡逐羊公”表达了官员对于新任职所在地——汉川一带风光旖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古时贤士逐羊公的遥寄羡慕。这里的“逐羊公”是指古代隐逸者,官员可能在表达一种超脱红尘、隐居山林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离别、旅途和未来职责的一种复杂的情感态度。
最是伤春无赖,绣枕香残,素琴弦冷。
莺顽燕惷,怀里尺书难倩。
生憎游冶,行踪浑似,原上飞蓬,浪中浮梗。
渐觉繁花绣地,绿柳藏鸦,辜负多少芳景。
纵使妆成谁看,不如休去临晓镜。
为问疏狂意,怎幽期误了,全不思省。
云山烟树,镇日小楼空凭。
雨雨风风,春去也、剩一床愁病。
归来不信,有翠裙作证。
是谁巧把丹青画。喜个里、真潇洒。
迥然标致出风尘,何羡轻肥裘马。
繁华尽洗,豪奢不尚,独把风流写。
声名藉藉传京国,看笔似、黄河泻。
科头坐石澹忘情,不数晋时王谢。
他年麟阁,绯衣玉佩,祇是寻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