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二》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二》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

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

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象与人文风貌。首联“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以大气磅礴之笔触,展现了边地的地理特征与复杂的人事变迁,暗示了边疆之地的遥远与难以预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颔联“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则细腻描绘了边地四月的春景,冰消雪融,万物复苏,但又未到麦收之时,展现出边地气候的独特与时间的错位感。

颈联“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转而描写边地的军事与宗教活动,鼓角之声与梵呗之音交织,军营中的士兵踏着异族的歌声,既体现了边防的紧张氛围,也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尾联“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则以神秘的传说结尾,点明了边地的自然奇观与农业灌溉的智慧,雌龙窟的存在为边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而淤泥的利用则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巧妙运用,以促进农业生产。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和生活状态,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清代边塞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访吴泉滨先生山居赋此投赠

家在深山非避秦,相寻正及桃花春。

迎看道气眉间异,暗接心期语下亲。

草木欣时同我恍,鸡豚得性与人驯。

好栽五柳垂门外,雪棹重来免问津。

(0)

宿天池寺示同游薛仲常

在世多忧坐自拘,微官未得惜驰驱。

因寻绝顶逃人迹,偶滞高斋减病躯。

理发晨光窥石镜,焚椒夜气对香炉。

一心生灭元无取,不语但应尔与吾。

(0)

香山寺留题释宗林房二首·其二

远公违俗久,清刹倚山巅。

抗宇承青霭,开轩俯碧泉。

无生空万劫,习静定诸天。

长啸逢颜色,新诗与尔传。

(0)

送王在庵之江西

伯夷恶一世,季与乡人皆。

君行慕往圣,其为柳下侪。

至和以饮人,顺物无安排。

岂乏泾渭判,颓然泯岸崖。

揆予拙直姿,涉世寡所谐。

乌足滥交籍,守官幸见偕。

貌殊同胸腑,言合外形骸。

大道固难闻,明谊良可怀。

肃肃简书畏,裾袂临当乖。

清霜变泺水,落叶流长淮。

扁舟方大江,渺望不可涯。

兴言托短章,投赠愧琼瑰。

(0)

临江仙

说甚新欢旧恨,心田早已荒芜。中年多病旅情孤。

故人南北路,休盼数行书。

梦里山光大好,醒来风势何如。还人春色未全虚。

可怜花万树,一一费踌蹰。

(0)

百子令.节盦自梁格庄寄赠海棠、木瓜,樊云门纪以诗属余填词

幽馨细认,照絁衣冷澹,漫烧银烛。

笑伴匏卮秋色嫩,待嫁东风谁属。

铁欲生棱,奁宜渍粉,种异侯门绿。

心同酸楚,美人遥隔空谷。

太息暗换春华,情伤蔓抱,已误芳期卜。

愿报琼琚归永好,艳之绛都词曲。

绮恨难灰,朱颜有药,莫向仙灵祝。

诗肠纵瘦,杖头长此芬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