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居泰定山,岂减独乐园。
但恨山中翁,奄忽归九原。
我来不及识,风流被后昆。
见尔眉骨似,惊嗟翁尚存。
借问昔手植,今应茂墙藩。
高松垂雨鬣,大竹引霜根。
种木在闾里,种德在子孙。
家有三绝编,德乃一代尊。
闭门勤读此,勿使绝微言。
尔居泰定山,岂减独乐园。
但恨山中翁,奄忽归九原。
我来不及识,风流被后昆。
见尔眉骨似,惊嗟翁尚存。
借问昔手植,今应茂墙藩。
高松垂雨鬣,大竹引霜根。
种木在闾里,种德在子孙。
家有三绝编,德乃一代尊。
闭门勤读此,勿使绝微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喜邵孟清见过》,通过对友人邵孟清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以及对道德传承的重视。首句“尔居泰定山,岂减独乐园”赞美邵孟清的隐居之地如世外桃源,暗示其生活宁静而高尚。接着,“但恨山中翁,奄忽归九原”惋惜友人年事已高,即将离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早识其风流,却称赞邵孟清的才华和人格魅力犹在,“见尔眉骨似,惊嗟翁尚存”形象地描绘出对友人的怀念。接下来,诗人询问友人生前种植的树木,如今是否依然繁茂,以此象征友人的精神与教诲将长久流传。
“高松垂雨鬣,大竹引霜根”运用比喻,描绘了友人故居的景致,寓意其高尚品格如同松竹般坚韧。诗人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种德在子孙”,希望邵孟清的学问和美德能世代相传。
最后两句“家有三绝编,德乃一代尊”高度评价友人的著作,认为其品德为世人所尊崇。诗人提醒后辈要珍视这些教诲,勤读不辍,以保持家族的优良传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道德教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