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惹雾复拖烟。攀折随人度岁年。
斜出酒帘红杏外,将无误眼到旌旃。
何心惹雾复拖烟。攀折随人度岁年。
斜出酒帘红杏外,将无误眼到旌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柳树的形象。"何心惹雾复拖烟",柳树似乎有意无意地吸引着雾气和烟霭,展现出其柔美的身姿,如同含情脉脉的佳人。"攀折随人度岁年",暗示着岁月流转中,人们常在柳树下度过时光,寄托情感。
"斜出酒帘红杏外",进一步描绘了柳树与人间烟火的交融,酒帘后的红杏与柳树相映成趣,增添了生活的色彩。最后一句"将无误眼到旌旃",柳树的倩影甚至可能让人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远处的旗帜,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柳树的吸引力和迷人的风情。
整首诗通过柳树这一意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韵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的情感投入。
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
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
言也准规圆,动兮模矩方。
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
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
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
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
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
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
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
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
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
频来复频往,施报责相当。
仪节稍疏旷,雷声笑为狂。
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