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讵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讵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远去朋友的思念之情。"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一句,设定了送别的场景,春水初涨,舟行其中,而诗人与友人并肩步往长安方向。这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也象征着心灵的重返和情感的交融。
"安知慕归客,讵忆山中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安知"一词常用以询问对方的情绪,这里则是诗人自问自答,他知道自己将会像往昔游子一般,对故土、对自然怀有深深的眷恋。山中情,是指在大自然中所积累的情感和记忆,既包括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包含了对友人的不舍。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这两句,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香风"指的是带有花香的微风,而"蕊上"则是指花朵,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氛围。而"好鸟叶间鸣",则是对春日中鸟鸣声的描写,"好鸟"即美丽的鸟儿,而"叶间鸣"则是指鸟儿在树叶间发出悦耳的歌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最后一句,是诗人在送别后,独自一人时的心境描写。"挥袂"即是挥动衣袖告别,而"独此夜"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寂静。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只有琴声陪伴,这不仅是对音响美的享受,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能力。
凤鸟翔京邑,哀鸣有所思。
才为圣世出,德音何不怡。
八子未际遇,今者遭明时。
胡康出垄亩,杨伟无根基。
飞腾冲云天,奋迅协光熙。
骏骥骨法异,伯乐观知之。
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体无纤微疾,安用问良医。
联翩轻栖集,还为燕雀嗤。
韩众药虽良,恐便不能治。
悠悠千里情,薄言答嘉诗。
信心感诸中,中实不在辞。
并海无山林,莽莽皆平畴。
君家择地利,即此营菟裘。
杂树作藩屏,青红间绸缪。
其中植橘柚,拥蔽枝叶稠。
盛夏开白花,朱实悬高秋。
飞霜虐万物,寒风助飕飗。
凌晨察变候,策杖巡维陬。
是何黄金多,暴露宜藏收。
采摘资众力,转输及他州。
子长传货殖,谓此同列侯。
上充国家赋,下贻篚筥谋。
千缣可坐致,何必龙阳洲。
行行循归路,靡靡秋已夕。
遥遥望白云,露凄暄风息。
一形似有制,万花相寻绎。
江山岂不险,自古叹行役。
息驾归閒居,梅柳夹门植。
曲肱岂伤冲,披褐欣自得。
时还读我书,弱子戏我侧。
提壶接宾侣,抗言谈在昔。
林园无俗情,云鹤有奇翼。
孰敢慕甘肥,素襟不可易。
七十四年,我未识我。丹青一面,是否莫果。
傍观曰真,我随可可。以真生假,唐临橘颗。
以假即真,物化虫羸。真假杂揉,奚较琐琐。
但感白须,长者半坠。颧卢黡层,颐瘦摺亸。
呜呼老矣,岁月既夥。茂松清泉,行歌笑坐。
逍遥天地,一拙自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