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庐州城下》
《庐州城下》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晕晓围城,风高夜斫营。

角声寒水动,弓势断鸿惊。

利镞穿吴甲,长戈断楚缨。

回看经战处,惨淡暮烟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残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战争场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悲壮。

首联“月晕晓围城,风高夜斫营”以月晕和高风为背景,营造出夜晚围城的紧张氛围,暗示了战争的即将爆发或正在进行中。月晕象征着不祥之兆,而高风则预示着行动的迅速与猛烈。

颔联“角声寒水动,弓势断鸿惊”进一步渲染战场的气氛。角声在寒冷的水中回荡,不仅表现了战斗的激烈,也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弓弦的拉力如同断鸿般惊心动魄,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拉弓射箭的场景,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颈联“利镞穿吴甲,长戈断楚缨”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利箭穿透敌人的铠甲,长戈斩断敌人的头盔带,展示了战争的血腥与无情。这里使用了“吴甲”和“楚缨”,借指敌方的装备和士兵,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尾联“回看经战处,惨淡暮烟生”收束全诗,将读者的思绪从激烈的战斗场景拉回到现实。回望战场,只见一片惨淡,暮烟弥漫,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总结,也是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读韩昌黎诗

平生强性韩退之,余事复见于作诗。

文起八代甚正则,特于诗也逞瑰琦。

硬语险语兼苦语,杂以奇字斑陆离。

明若訇輘激雷电,幽如睒闪藏鬼尸。

真宰上欲九阍诉,回头下与儿童嬉。

虞彝夏鼎嫌典重,往往破碎前人辞。

有时任意自作故,究穷所出奚从知。

神龙变化弄牙角,天马奔放无馵羁。

吾服先生胆之壮,吾惊先生气之奇。

设无此气与此胆,殿上逆鳞谁敢批。

因悟先生诗如此,亦是狡狯有意为。

朝廷纪纲坏奄镇,风俗崇信趋黄缁。

翕翕訾訾妒贤士,此辈奚止叔文伾。

皇甫张李数子外,当日可与庄语谁。

贾生痛哭既不可,东方佹谏吾其师。

病鸱妖鸟纷寄托,要亦原本风骚遗。

洞精矘眄莫能识,举世谁得相瑕疵。

先生之诗岂易读,在得其髓去毛皮。

满纸风雨杂阴晦,中仍白日青天垂。

李杜壁垒未许拔,卓然自树韩家旗。

文章一道有正变,絜长度大宁非痴。

(0)

棉田薙草行

东乡土高宜植棉,久雨草长青铺毡。

田家妇女停织作,趁晴尽出芸中田。

田在草间草没踝,赤日行天烈于火。

手不停锄汗满襟,面目都化城中黔。

暮归惊闻啼彻户,呱呱待哺儿饥苦。

哺儿更虑奉姑迟,急入厨中煮粥麋。

弥月劳劳心力计,棉高渐见花铃缀。

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

(0)

寄轩即事用王少林韵

江上人家柳罨汀,寒山绕郭暮烟青。

兰前一片潇湘色,落日秋心满洞庭。

(0)

野寺

禅扉半掩夕阳中,林外香风动塔钟。

行遍空阶人不见,一声清磬落孤松。

(0)

窝集行恭和圣制元韵

一发无崇冈,一掌无大陆。

美哉洵吉林,得地皆灌木。

木生太古阅世频,有若鼻祖见耳孙。

号为窝集钜细别,兹山绝特尤离群。

傍厓谁辟土囊口,巨灵前驱五丁后。

密荫翩疑鸾鹄停,缪枝瘦似蛟蛇走。

尔时霜气渲红青,倪黄小稿无能名。

又如拥涂万斿纛,灵威护辇良可徵。

清音上度迦陵鸟,遥光下发岱舆草。

脱叶罗疏讶雨花,马头乱点人争道。

虚翠沾衣不知处,檐卜优昙本无树。

两丸日月东复西,溟濛一气惟仙雾。

春秋八千孰推此,众香国拟无遮比。

不材木植何有乡,大海微沤能著几。

就中松塔多离奇,巍巍七级知谁为。

尽斫根柯求粟粒,落实弃材奚取斯。

出山共诧须眉清,袖中谡谡天风声。

佳境目食苦难写,龌龊空惭拾橡行。

(0)

洞霄宫

洞霄真福地,上帝自高居。

鹤语依轩竹,龙鸣出水渠。

松台春草发,石壁晚花疏。

自有乾坤大,何须步碧虚。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