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飙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秋声。
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飙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秋声。
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
这首词以雁为引,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愁绪。"恨沙蓬、偏随人转"描绘了雁儿随风飘荡,如同词人自己的身世漂泊不定。"问征鸿南向",词人询问南飞的大雁何时才能带来温暖,让被贬流放的人能够返回故乡。接下来,词人想象着无边的烟雪与疾风中雁群穿越长城的情景,寄托了对友人的牵挂。
"向并门少待",并门指代友人所在之地,词人期待在那里与友人重逢,但现实却是"白首牧羝人",自己年华已逝,只能在海边等待。"海上,手携李卿",李卿可能是友人的名字,此处表达了词人对相聚的渴望。
"秋声。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秋夜的寒意和不明朗的月光加重了词人的愁绪。"哀笳四起,衣砧断续",悲凉的军乐和妇人的捣衣声交织,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词人感叹即使孩子射雁也难以抵达,雁儿逆风飞翔,象征着他们的境遇艰难,"毛羽随处飘零",暗示了各自飘泊的命运。
最后,词人望着雁群排成人字形消失在长空,心中充满无奈,只能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但"书寄未成",表达了词人此刻的深深遗憾和无尽的愁绪。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借雁传情,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的孤寂落寞。
帘垂鸱尾阁,桂花风、天香满黄扉。
向郁罗霄汉,朝回金阙,心运璇玑。
一点元台初度,八表共清辉。
紫塞烟尘静,捷羽东飞。
此际钱塘江上,爱月仍夜色,潮正秋期。
想波仙冰妹,同日宴瑶池。
报龙楼、玉音宣劝,赐紫金、杯泛日中葵。
庆千秋,醉长生酒,歌太平诗。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
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
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
饮尽不能起,交深忘事拙。
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
衡阳非不遥,雁意犹超忽。
一生能几回,百计易相夺。
滔滔江受风,耿耿客孤发。
他夕怀君子,岩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