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其二》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其二》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宾僚满座昔难知,尽是才当汉石渠。

讼牒已资贤共次,茶瓯聊复话公馀。

千村早见刀为犊,比屋仍看经荷锄。

疏拙却便明月夜,小窗松竹谩观书。

(0)
注释
宾僚:过去的宾客。
满座:众多。
昔:过去。
难知:难以预料。
才当:相当于。
汉石渠:汉代石渠阁的学者。
讼牒:诉讼文书。
资:依靠。
贤共次:贤能之人有序处理。
茶瓯:茶杯。
话公馀:谈论公事之余。
千村:许多村庄。
刀为犊:儿童持刀学农耕。
比屋:家家户户。
经荷锄:手捧经书扛锄头。
疏拙:疏淡笨拙。
便:适宜。
明月夜:明亮的夜晚。
小窗:小窗户。
松竹:松树和竹子。
谩观书:随意看书。
翻译
昔日宾客满座难以预料,他们都是当今的才子,如同汉代石渠阁的学者。
如今文书诉讼都由贤能之人有序处理,闲暇时我们以茶杯相伴,谈论公事之余。
千村之中早有儿童手持刀具学农耕,家家户户仍在勤奋劳作,手捧经书扛着锄头。
我性情疏淡笨拙,却在明亮的月夜里找到了宁静,只在小窗边欣赏松竹,随意翻阅书籍。
鉴赏

这首宋诗《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其二)》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宾僚满座的场景,昔日相识不多,如今聚首皆为才华横溢之人,堪比汉代石渠阁的学者。他们忙碌之余,处理诉讼文书时也能展现出贤能,闲暇时则以品茶交谈为乐。乡村之中,农夫们手持刀具耕作,如同以牛代犁,而读书人则手执经书,亲自劳作,体现了士农兼修的精神。诗人自谦疏拙,却在明亮的月夜中找到宁静,于小窗边欣赏松竹,静心阅读,享受简朴的生活与内心的充实。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赞赏,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假窦侍郎安车元日祀坟

小车聊假便衰残,上冢都忘涉路难。

坐卧俏能伸手足,坚完诚可避风寒。

搴帷自不希前躅,凭轼时还遂一观。

暂得容身终未稳,退归乘此始为安。

(0)

孟冬朔日祀坟二首·其一

亲茔来展祀,郊野未霜严。

古道日低削,高山时仰瞻。

寒花虽在目,短谷不加镰。

多少幽闲趣,吾方事退潜。

(0)

灵岳道中

东西冈远截空横,冈下村村聚落成。

柳线略无经雨色,麦针微向近河生。

龙钟父老知迎拜,硗确田畴尚力耕。

自古班春须恤患,我观民病若为平。

(0)

寄院主净慧大师

祖风门法在坤维,早厌京尘杖锡归。

已大化缘兴佛事,更穷真际得禅机。

人观相好咸生信,师顾庄严亦谓非。

冈指牛眠今果验,益知囊诀尽精微。

(0)

过全福寺

伊昔豪英袭将牙,更崇因果欲何加。

精蓝世自传缁服,绘像尘谁障碧纱。

诗好盈编堆锦组,字奇随笔走龙蛇。

空馀旧史高风在,衰替嗟吾外氏家。

(0)

重九与诸亲会别桥驿

邮馆侵晨举别觞,一时佳节遇重阳。

莫悲白首分行袂,且伴黄花入醉乡。

旅雁带霜横寒阵,香萸和露贮宫囊。

诸君送我无多念,病质将休昼锦堂。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