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西湖水接天,还将余润溉多田。
公孙旧德稽图志,鹾尹常平索社钱。
未信风流无嗣响,何曾宾客减当年。
雌雄杭颍吾何敢,秋菊寒泉荐水仙。
重见西湖水接天,还将余润溉多田。
公孙旧德稽图志,鹾尹常平索社钱。
未信风流无嗣响,何曾宾客减当年。
雌雄杭颍吾何敢,秋菊寒泉荐水仙。
这首诗描绘了对宛在堂落成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刘惠亭和刘步侯两位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以西湖水接天的壮丽景象开篇,寓意着宛在堂的宏伟与美好。接着,诗人通过“余润溉多田”表达了对宛在堂能为周围农田带来丰沛水源的期待,象征着新建筑对社会的贡献。
“公孙旧德稽图志,鹾尹常平索社钱”两句,运用典故,赞美宛在堂的建造者或与之相关的官员们,以其过去的美德和功绩被历史记载,同时暗示新建筑将带来新的福祉和平等。
“未信风流无嗣响,何曾宾客减当年”则表达了对宛在堂能够延续风雅传统、吸引众多宾客的期待,即使在时间的流逝中,这里依然能保持当年的热闹与文化氛围。
最后,“雌雄杭颍吾何敢,秋菊寒泉荐水仙”两句,以自然界的秋菊和寒泉比喻友情的纯洁与持久,同时也暗示了对宛在堂主人的谦逊态度,不敢与自然界的美好相提并论,而是以水仙作为献礼,表达对朋友的敬意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宛在堂的建筑之美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文化传承以及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尊重。
芳蕤浥露娇黄湿,五叠湘裙轻襞积。
晨妆午醉一日间,白白红红总狼藉。
上阳宫女要头冠,摹写虽工破的难。
看来明净复柔软,花中乃有阎浮檀。
千里移根洛阳陌,主人不饮谁看客?
乞与金杯自倾侧,明年为渠当举白。
天风吹河汉,明月悬清光。
清光不可掇,流影入杯觞。
吸此风露魄,洗我芥蒂肠。
向来功名心,一笑冰沃汤。
人生几中秋,弹指三万场。
胡为置冰炭,不使心清凉。
此心如秋月,虚明洞八方。
此身万化中,太山一毫芒。
尚无物与我,何者为彭殇。
推琴黄叶落,搔首白云翔。
解衣一盘礴,清境堕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