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
《中秋》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天风吹河汉,明月悬清光。

清光不可掇,流影入杯觞。

吸此风露魄,洗我芥蒂肠。

向来功名心,一笑冰沃汤。

人生几中秋,弹指三万场。

胡为置冰炭,不使心清凉。

此心如秋月,虚明洞八方。

此身万化中,太山一毫芒。

尚无物与我,何者为彭殇。

推琴黄叶落,搔首白云翔。

解衣一盘礴,清境堕渺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天风、河汉、明月、清光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借由月光的不可触及与流影的入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洗涤。诗中“吸此风露魄,洗我芥蒂肠”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心灵得到净化的过程。

接下来,“向来功名心,一笑冰沃汤”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通过一次微笑,仿佛将心中的烦恼与忧虑都化解了。诗人接着感慨人生短暂,岁月如梭,提醒自己不应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胡为置冰炭,不使心清凉”,则是对内心保持平静的渴望,希望在复杂的世界中,能够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此心如秋月,虚明洞八方”将诗人的心比作明亮的秋月,既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开阔,也暗示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洞察力。随后,“此身万化中,太山一毫芒”则进一步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尚无物与我,何者为彭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超脱态度,认为世间万物与个人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从而达到了对生命本质的领悟。整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春游三首·其二

山中兰麝香满林,故人清游能远寻。

燕来已觉社日近,寒退始知春意深。

山光入眼凝远翠,华影到湖生夕阴。

慈云咫尺不一去,薄暮还家空复吟。

(0)

旅兴·其四十

严风萃群有,蝇蚊亦无多。

所憎虽去眼,若此岁晏何。

中夜揽衣裳,起视星与河。

出云未还山,落叶早辞柯。

沉思不成寐,太息继以歌。

(0)

春日怀江上二首·其二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

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

(0)

周伯宁春晴江岫图为吕仲善题

尚书襟怀绝萧洒,挥毫往往凌董马。

平生一笔颇自珍,数尺新图为君写。

齐山遥接吴山青,碧波万顷孤帆征。

东风绿遍汀洲草,总是岐亭离别情。

一向江南一江北,离情浩荡嗟何极。

正如江上之碧波,纵有并刀那剪得。

当时巳足令心愁,如今况复隔罗浮。

掩图却上高台望,但见远海连天流。

莫归朝出谁与似,蜃雾蛮烟结悽楚。

木棉花落鹦鹉飞,苦竹丛深鹧鸪语。

(0)

看灯词·其一

傀儡妆成出教坊,彩旗前引两三行。

郭郎鲍老休相笑,毕竟何人舞袖长。

(0)

大潮山

峨峨大潮山,云气日来往。

中有仙人居,轩窗静而敞。

仙人□□□,归来月华上。

载唱逍遥词,空山有余响。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