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戌四月十七日至临川冲云寺祝圣寿斋罢为赋此诗》
《甲戌四月十七日至临川冲云寺祝圣寿斋罢为赋此诗》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

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

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寺院景象。首句“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寺院门外的景致,双石门与水边的栏杆相对,周围是幽静的树林与池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接着,“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两句,通过雨后白花飘落、松林笼罩在暮色中,以及溪那边传来黄鸟在麦秋时节的鸣叫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生机。这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则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体衰但仍渴望得到君王的垂询,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这里的“宣室问”借用了汉代典故,象征着君主对贤才的征召;“小山留”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

最后,“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两句,点明了诗人之所以来到寺院,是为了与僧侣交谈,享受佛法的教诲,并怀念过去的游历。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虔诚,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临川投赠·其三韩子苍

今代昌黎伯,琳宫尚陆沉。

极知延阁峻,仍记掖垣深。

简古元和样,精微正始音。

居然合廊庙,过听著山林。

(0)

玉楼春·其四

黄金捍拨春风手,帘幕重重音韵透。

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

晓妆未惬梅添就,玉笋捧杯离钿袖。

会拼千日笑尊前,他日相思空损寿。

(0)

好事近.橄榄

潇洒荐冰盘,满座暗惊香集。

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

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

(0)

下水船

总领神仙侣。齐到青云歧路。

丹禁风微,咫尺谛闻天语。尽荣遇。

看即如龙变化,一掷灵梭风雨。真游处。

上苑寻春去。芳草芊芊迎步。

几曲笙歌,樱桃艳里欢聚。瑶觞举。

回祝尧龄万万,端的君恩难负。

(0)

曹侯善政颂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我惠我威,养我如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虎暴人境,肆作机阱。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0)

题也足轩

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

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

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

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