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驻三师。三代以还仅睹兹。
滨渭杂耕军无私。刍粮百万饶馀赀。
中原克复功须斯。功须斯,定关洛。
灭魏斩睿枭懿殛。权混一,四海兴礼乐。
五丈原,驻三师。三代以还仅睹兹。
滨渭杂耕军无私。刍粮百万饶馀赀。
中原克复功须斯。功须斯,定关洛。
灭魏斩睿枭懿殛。权混一,四海兴礼乐。
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在五丈原的军事行动,展现了蜀汉军队的纪律严明与后勤保障充足,以及其对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诗中提到“三代以还仅睹兹”,意指这种大规模且高效的军事行动在历史上的罕见性,凸显了蜀汉在五丈原战役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滨渭杂耕军无私”一句,描述了军队与当地百姓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蜀汉军队的仁政理念。接着,“刍粮百万饶馀赀”强调了蜀汉军队的后勤供应之丰富,足以支撑庞大的军事行动。
“中原克复功须斯”表达了蜀汉军队对于恢复中原地区的强烈愿望和决心。最后,“定关洛、灭魏斩睿枭懿殛、权混一、四海兴礼乐”则概述了蜀汉军队的目标和理想,即不仅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还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礼乐文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五丈原战役的场景,展现了蜀汉军队的军事实力、后勤保障能力以及其追求统一、推动文明进步的理想,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
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
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
岂独光荣生邑里,须知美化浃瓯闽。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寖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阳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白发已十载,青春无一堪。
不惊新岁换,聊与故人谈。
牛健民声喜,鸦娇雪意酣。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蚕。
岁月斜川似,风流曲水惭。
行吟老燕代,坐睡梦江潭。
丞掾颇哀援,歌呼谁怕参。
衰怀久灰槁,习气尚馋贪。
白啖本河朔,红消真剑南。
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归卧灯残帐,醒闻叶打庵。
须烦李居士,重说后三三。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