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日,先君忌日也。乃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以赠长老仙公。仙公抚掌笑曰:“昨夜梦宝盖飞下,著处辄出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日,先君忌日也。乃手写宝积献盖颂佛一偈,以赠长老仙公。仙公抚掌笑曰:“昨夜梦宝盖飞下,著处辄出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0)
注释
石耳峰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路接天:道路直通云霄。
梵音堂下:指寺庙下的地方,有佛音回荡。
月临泉:月光映照在泉水上。
庐山水:庐山的泉水,庐山以美水闻名。
他日:将来的一天。
徒参:只能通过参禅来领悟。
雪窦禅:雪窦寺的禅学,可能指禅宗修行。
袖里宝书:袖中的珍贵书籍。
犹未出:还未公开或展示。
梦中飞盖:梦中出现的华丽车盖,象征地位或成就。
已先传:已经在梦中预示。
嵇中散:嵇康,字中散,三国时期名士。
昂藏:举止不凡,气度超群。
未是仙:并不只是因为外在的超凡而被称为仙人。
翻译
石耳峰顶通天路,梵音堂下月照泉边。
此生初次品尝庐山之水,未来或许只能参悟雪窦寺的禅理。
袖中的珍贵经书尚未示人,梦中已预见到华美的车盖传递。
又有谁真正了解嵇康这样的高士,野生的鹤并非真正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禅院景致,开篇“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两句,以雄伟的山势和幽静的寺院氛围,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两句,则表明诗人对这片仙境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精神上的依恋。这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心灵层面的洗涤和提升。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两句,透露出诗人身怀绝技或秘密知识,而这种知识在梦境中甚至有所预示。这里的“宝书”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财富或真理的追求。

接下来的“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嵇康(嵇中散)这种文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仙”的定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即不仅仅是外在的隐逸生活,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自由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心灵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清明寺

风尘满天下,此地独清明。

神州何处是,有泪落新亭。

(0)

六月十六夜观月翌早纪所见成长谣

海云涌立双铁山,明月正在山中间。

初疑渼陂蓝田出水面,又似长风吹度玉门关。

须臾云过月愈上,太虚点缀从飞翻。

白衣苍狗不足究,千变万态俱可观。

忽焉横卧如苍龙,骊珠颔下光团团。

山河清影见历历,桂枝扶疏若可攀。

夜深醉倒鸡鸣起,光景不类居尘寰。

长庚晔然朝曦发,望舒犹挂西林端。

我欲呼吸晶华驻朱颜,左有金丹右玉丹。

昔闻两曜在天如磨蚁,日行日止一度悭。

太阴行速朔必会,金饼旋复成弓弯。

八卦万物尽关系,历古不已真跳丸。

急景惝恍难控抟,但见霞彩生斓斑。

老我已复卦气阑,学道无成空自叹。

不如安坐委天顺,一听运化更循环。

(0)

昼寝正酣以二十韵诗来亟为次韵

老氏正求知我希,吾今老矣更何之。

极知仕宦皆由命,纵有功名已过时。

览镜形容宁复我,还乡交友定从谁。

慈亲多幸方难老,家舅尤欣未觉衰。

教诲至今仍似旧,襟期暗合自相知。

新诗必使篇篇和,胜地还容处处随。

昼永剧谈俱喜听,夜深清坐更忘疲。

素钦行己初无玷,愿学持心不自欺。

紫橐清班叨预列,黄金横带忝同垂。

六旬顾我犹加懒,八秩如公尚自持。

但仰三尊知共庆,孰云十拗敢轻嗤。

无情到此方为达,省病从它不用治。

世事只将同蝶梦,人生几得见鸡皮。

观书自适非求解,杖策徐行莫厌迟。

俭素何妨贫胜富,优游真是乐忘饥。

虽然调乐无千指,尽喜当歌有十眉。

报谒要须亲自到,赴筵直以散为期。

醉翁雅意非谋醉,棋社清欢岂为棋。

白发只宜甘散诞,红尘任彼自奔驰。

安舆来往长陪侍,此意终身誓不移。

(0)

入雁山过双峰

眼前未见古龙湫,望望前山景自幽。

红日一门千嶂晓,翠峰双耸半空秋。

风高落木无边下,气劲閒云逐处收。

要识雁山真面目,直须霜后一来游。

(0)

晚步少微阁

落日谢虚阁,横琴相对閒。

片云将急雨,一笑失前山。

(0)

又次郑性之悬尉韵·其一

槁项疲农病夏畦,喜闻烟雨四天垂。

旋寻粳稻供糜粥,惊见新香玉满匙。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