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乱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战乱时期的荒凉与悲壮氛围。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场景。"虎踞龙蹲"形象地描绘出山脉起伏如同猛兽伺机而动的姿态,而"纵复横"则是对这种自然界力量无边际限制的强调。紧接着,"星光渐减雨痕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变化,暗示着夜色浓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或许带来了战争留下的痕迹。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
这两句诗则直接涉及战乱的现实。"不须并碍东西路"表达了一种无奈与不得已的情感,可能是指战争导致道路被封锁,不得自由通行。而"哭杀厨头阮步兵"更为悲惨,描述的是厨师阮某因战乱而身亡的场景,"哭杀"二字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对生命消逝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山川、星辰、雨痕与战争中的生离死别,勾勒出了一个动荡不安、生命脆弱的时代背景。李商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将内心的情感与现实的苦难交织在一起,创作出这首令人回味无穷的诗篇。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落日更萧条,北方动枯草。
将军追虏骑,夜失阴山道。
战败仍树勋,韩彭但空老。
草枯秋塞上,望见渔阳郭。
胡马嘶一声,汉兵泪双落。
谁为吮痈者,此事令人薄。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
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倚剑白日暮,望乡登戍楼。
北风吹羌笛,此夜关山愁。
回首不无意,滹河空自流。
黄沙一万里,白首无人怜。
报国剑已折,归乡身幸全。
单于古台下,边色寒苍然。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
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
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
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
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
绀宇焚香净,沧洲摆雾空。
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
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
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
舍筏追开士,回舟狎钓翁。
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鸥同。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
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
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
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
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楚泽秋更远,云雷有时作。
晚陂带残雨,白水昏漠漠。
伫立收烟氛,洗然静寥廓。
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
为客频改弦,辞家尚如昨。
故山今不见,此鸟那可托。
小邑务常闲,吾兄宦何薄。
高标青云器,独立沧江鹤。
惠爱原上情,殷勤丘中诺。
何当遂良愿,归卧青山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