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元近小蓬莱,磴道丛深莽不开。
涧长千年瑶是草,崖悬百尺石为台。
虚传宝篆中郎秘,尚忆金闺侍从才。
书就青山看接武,寻真玉斧未能来。
山高元近小蓬莱,磴道丛深莽不开。
涧长千年瑶是草,崖悬百尺石为台。
虚传宝篆中郎秘,尚忆金闺侍从才。
书就青山看接武,寻真玉斧未能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怀念。诗人以“山高元近小蓬莱”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暗示着瑶石台的神圣与遥远。接着,“磴道丛深莽不开”一句,通过描述蜿蜒曲折、茂密丛生的小径,营造出探索未知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通往内心深处或精神世界的象征意义。
“涧长千年瑶是草,崖悬百尺石为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瑶石台的自然奇观。长流不息的山涧中,千年瑶草生长,展现出一种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悬崖峭壁上,百尺高的石台屹立,既壮观又令人敬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虚传宝篆中郎秘,尚忆金闺侍从才”则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诗人提到的“宝篆”和“中郎秘”,可能是对古代文人雅士所珍藏的珍贵文献或秘密的隐喻,而“金闺侍从才”则可能指的是在宫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文臣。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和杰出人才的怀念,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与珍惜。
最后,“书就青山看接武,寻真玉斧未能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诗人似乎在说,虽然他已将这壮丽的山景铭记于心,但真正的探寻者——“寻真玉斧”——却未能前来,这或许象征着对理想或真理追求的未竟之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
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
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
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
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
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
穷山无遗宝,竭海无遗珍。
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
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
桑柘不成林,荆棘有馀春。
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
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
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