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白兔亭》
《过白兔亭》全文
明 / 陈是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巨灵劈破是何年,势极苕峣可问天。

兔涤雪涛毫旋练,客披云顶语生玄。

茗擎悟见龙池水,碑藓疑探禹穴篇。

到此不知川路险,好从支遁学拈禅。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是集的《过白兔亭》,以“过白兔亭”为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人文思考交织的画面。

首句“巨灵劈破是何年”,以神话传说中的巨灵开山之景起笔,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那巨石裂开的岁月,充满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势极苕峣可问天”一句,将视线拉高,展现出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暗示着自然界的雄伟与人类视野的局限。

“兔涤雪涛毫旋练,客披云顶语生玄”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兔子洗涤雪浪的场景与游人站在云顶对话的情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哲理意味的氛围。这里的“兔涤雪涛”与“云顶语生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启迪。

“茗擎悟见龙池水,碑藓疑探禹穴篇”则进一步深化了人文与自然的交融。通过品茗悟道、探寻古代遗迹(禹穴),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探索精神的追求。这里,“茗擎”不仅指实际的品茶动作,也暗喻了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体验来领悟人生真谛的过程。

最后,“到此不知川路险,好从支遁学拈禅”两句,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收尾。诗人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的险峻与人生的复杂,不应畏惧,而应像支遁那样,以禅意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这种思想境界的提升,是对前文自然景观与人文思考的升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一颗平静、智慧的心,方能洞察万物,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文思考的融合,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历史、生活深刻的感悟与独到的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是集
朝代:明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猜你喜欢

题鬼门关

朝过鬼门关,虎迹印玄室。

暮过鬼门关,猿声啸苍壁。

朝暮悲行人,森然增惨慄。

驻马看飞云,蛮烟不见日。

回首望江南,万里心何极。

美人天一方,双鱼莫能觅。

遥望天涯亭,相逢不相识。

令我思古人,兴怀感今昔。

(0)

次韵德脩弟

自古贤名隐魏亭,老夫底用更专城。

得闲且看云来往,不饮休论酒浊清。

险阻备尝知世味,消磨不尽是诗情。

西堂不作惠连梦,共听茅檐夜雨声。

(0)

九日溪偶成

渔家深处住,鸥鹭泊柴扉。

雨过山迷径,潮来风满衣。

岸幽分远景,波冷漾清晖。

却忆曾游赏,严陵有旧矶。

(0)

句·其五

客亭厌见名长短,村酒那能辨圣贤。

(0)

数日不登蜀阜梅盛开二首·其二

一自梅边惹著春,山川草木顿精神。

晚来风起香无际,认得香根有几人。

(0)

踏莎行·其一

鹗离风尘,燕辞门户。翩然举翮轻飞去。

当初自恨探春迟,而今岂解留春住。

花不重开,萍难再聚。垂杨只管牵离绪。

直饶云雨梦阳台。梦回依旧无寻处。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