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叔招不往》
《和叔招不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门前秋水可扬舲,有意西寻白下亭。

只欲往来相邂逅,却嫌招唤苦丁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zhāowǎng
sòng / wángānshí

ménqiánqiūshuǐyánglíngyǒu西xúnbáixiàtíng

zhīwǎngláixiāngxièhòuquèxiánzhāohuàndīngníng

翻译
门前的秋水清澈如镜,适合驾舟出行,我有意向西寻找那座白下亭。
我期待着在来往中不期而遇,却不喜欢被人频繁地召唤和打扰。
注释
舲:古代的一种小船,有窗户,可以乘风破浪。
白下亭:可能指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诗人的目的地或理想之地。
邂逅:偶然相遇,没有预先安排。
丁宁:频繁叮嘱,这里指过于殷勤的召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和叔招不往》。诗人通过描绘秋水可舟和寻访白下亭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相聚的愿望。

“门前秋水可扬舲”,这句诗设定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秋天的水面平静而开阔,可以乘船行驶。这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寓含着诗人想要出发去寻访友人的心情。

“有意西寻白下亭”,这里的“白下亭”很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诗人表达了他向西寻找这个地方的愿望,这里的“西寻”也许暗示着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或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只欲往来相邂逅”,这句话语直接而温馨,表明了诗人最原始的愿望就是与朋友之间能够自由地往来交游,享受那种自然而然的亲密交流。

然而,“却嫌招唤苦丁宁”一句则表现出一种矛盾和无奈。尽管内心渴望与友人相聚,但现实中的种种因素(包括时间、空间乃至社会关系等)让这种愿望难以实现,诗人只能感到“招唤”——即呼唤或邀请朋友的举动变得艰辛和不易。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那份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木安

四海道安名对就;同舟山木个侬知。

(0)

挽陈其美联

十年薪胆余亡命;百战河山吊国殇。

(0)

代萧某挽夏侍郎

惟公可谓完人,溯生能尽孝,死不忘君,赍志赴重泉,遗疏犹论天下事;

此会竟成永诀,叹四壁徒存,六亲失庇,招魂同一哭,伤心忍说少年时。

(0)

观音殿联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0)

成都杜甫草堂联

诗教将衰,谁起先生扶大雅;

梅花有主,我来此地坐春风。

(0)

保定淮军公所戏台联

高节变风云,坐客欷歔,击筑欲邀燕市饮;

遗芳在兰菊,礼魂容与,传葩疑唱楚人骚。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