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此联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及其超脱世俗、普渡众生的非凡能力。上联“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中,“真实不虚”表达了观音菩萨的言行一致,其慈悲之心毫无虚假。“大慈悲”则强调了观音菩萨对众生的深切关怀和无尽的怜悯。“度一切苦厄”则是观音菩萨的使命,她以慈悲为怀,帮助众生摆脱苦难。
下联“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进一步阐述了观音菩萨的智慧与境界。其中,“意识无界”意味着观音菩萨的心灵超越了有限的感知,达到了无限的境界。“空色相”则体现了佛教中的空观思想,即事物的本质并非其表面所呈现的形态,而是空无一物的。这表明观音菩萨洞察了万物的本质,理解了现象背后的真理。“现五蕴光明”则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智慧之光,她通过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真谛,展现出内在的光明与智慧。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也体现了佛教对于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理解,以及追求解脱与智慧的修行精神。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和颜既已畅,乃肯顾细微。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