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二疏》
《咏二疏》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0)
注释
二疏:指疏广与疏受,汉宣帝时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
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疏广认为名已成立,不离去恐有后患,便与疏受一道辞职还乡。
当离去时,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车百辆,观者皆叹日:“贤哉二大夫。
”皇帝和太子送给二疏很多财物,他们还乡后便以赐金日与亲友宾客宴饮共乐,而不留金为子孙置办房屋田产。
事见《汉书·疏广传》。
大象:指天,大自然。
转:运行。
借问:请问。
衰周来:自东周末期以来。
趣:旨趣,意旨,道理。
游目:随意观览,这里是放眼、回顾的意思。
复:再,恢复。
此举:这种行为,指“功成者自去”。
高啸:犹高歌,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长揖: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或道别的礼节。
《汉书·高帝纪上》:“郦生不拜,长揖。
”诗中是指辞谢。
储君傅:指太子大傅与太子少傅的职位。
储君:太子。
饯行:以酒食送行。
倾:尽。
华轩:华贵的轻车,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
盈:满。
余荣:剩下的荣华。
即指二疏所辞去的官职俸禄。
胜:盛大,佳妙。
贤哉岂常誉:《汉书·疏广传》:“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位。
”常:普通,一般。
厌厌:安逸、安详的样子。
阎里:乡里。
近务:眼前之事,指日常平凡的事情。
促席:接席,座位靠近。
表示亲近。
延:邀请。
挥觞:举杯,指饮酒。
道:叙说。
平素:指往日的事情。
问金终寄心:指疏广的子孙托人间疏广,给他们留下多少钱财以置办房舍田产。
寄心:藏在心中的想法,关心。
清言:指疏广所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等语。
晓未悟:晓谕不明白的人。
放意:纵情。
余年:剩下的岁月,指晚年。
遑恤身后虑:哪有闲暇考虑死后的事。
遑:闲暇。
恤:忧虑。
《诗经·邶风·谷风》:“遑恤我后。
”《笺》:“追,暇也。
恤,忧也。

其人:指二疏。
道:做人之道,指清操。
弥:更加。
著:显著,昭著,指广为人知。
翻译
天地四时自运转,完成功业当归还。
请问东周未世后,几人能把其意传?
放眼汉代朝廷内,二疏举止可称赞。
欢快高歌返故乡,告别太子长辞官。
皇朝官吏皆出送,华贵轻车填路问。
悲叹之情为送别,荣华富贵岂足恋!
德操高尚感行人,贤哉之誉岂一般!
乡里安逸相聚欢,经营之事不简单。
邀来故老促席坐,饮酒共将往事谈。
儿女关心遗产事,疏广晓谕出清言。
纵情享乐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挂牵。
谁说二疏已亡去?日久其德更粲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汉廷中游历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变迁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哲理。诗中“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那些有作为的人最终也会离去,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则是在反思历史的长河中,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之美的人实在太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引出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价值的深刻感悟。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表明诗人在汉朝的宫廷里流连观赏,看到的是繁华落尽后的空寂,而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只剩下两三件遗迹。这里的“二疏”可能指的是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或是文化典籍。

接下来,“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则描绘了一位士人回归故乡之情景,他对往日的君主和辅佐之人行礼致意,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则是在描述一场盛大的饯别宴会,为的是送别那即将逝去的辉煌时代。这里的“华轩”可能是指豪华的马车或是其他的交通工具,而“道路”则充满了送行的人群。

诗中随后,“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和往昔荣耀的无常感到哀伤。诗人认为那种过去的荣誉与现实中的离别相比,是不值得留恋的。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则是对那些能够超越世俗成就并获得后人的赞誉之人的称颂。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于品德和才能的重视,以及他认为真正的贤能不仅在于当下的功绩,更在于其深远的影响。

“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则是在表达一种对家庭生活的喜悦与满足,这种平淡而真挚的生活是诗人所追求和珍惜的,而不是那些短暂的功名利禄。

接下来的“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则是在描绘一种场景:诗人邀请旧友坐于一席,共同举杯畅饮,同时谈论他们过去的平淡生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情谊和过往美好的珍视。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在询问那些曾经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金字塔(或是其他象征)是否能够最终寄托他的心愿,而那些清晰的话语似乎还没有被完全理解。

“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后虑。”则是在表达一种豁然的心态。诗人选择释放内心的牵绊,享受剩余的岁月,并对将来的身后之事持有一种淡然的关怀。

最后,“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则是在探讨一个问题:那些说某位士人的名字已经不再被提及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道德和影响反而更加彰显。这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真正价值与贡献的长久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陶渊明在表达他对于自然、历史、个人命运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深刻感悟。这不仅是一个对于汉朝宫廷遗迹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内省。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与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关王祠

诸葛张陈已上,将军未数黥韩。
暝夜险途风雨,令人悬相辛酸。

(0)

怀李仲明

斜晖放船好,晚好得凉多。
星斗窥深酌,鱼龙答浩歌。
乾坤身半老,湖海意如何。
夙昔纫兰约,迟君肯重过。

(0)

谯令以眎堰绝色见示次其韵

疲氓糠覈自能肥,一个何曾吏扣扉。
凤指翠梧求友集,蝗无绿野蔽天飞。

(0)

钱氏隐居三首

远树高低见,清溪曲折流。
草眠耕后犊,波泛狎余鸥。
醒醉无人管,登临各自愁。
扁舟大如叶,烂漫作春游。

(0)

秋怀次黄仲甄韵

畏日全无客到门,一溪閒与白鸥分。
绕楼山色时时见,抱叶蝉声处处闻。
战罢碁枰无宿恨,梦回茗碗有殊勋。
力田尚可持门户,我欲归耕谷口云。

(0)

送王景文入制幕二首

著眼分明见,论心委曲知。
负排阊阖气,有泣鬼神诗。
世故从料理,人材属盛衰。
浮云多变化,宁忆路傍时。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