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钦慈皇后挽辞二首·其一》
《钦慈皇后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仙驭飘飖不可寻,西陵宝册襚衣衾。

礼遵章懿因仁志,谥酌钦慈自圣心。

感泣万人随遣奠,恩勤千古咏徽音。

一言能使民忠劝,要识吾君孝治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为钦慈皇后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哀悼的笔触,展现了对皇后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皇后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她逝世后影响的深刻反思。

首句“仙驭飘飖不可寻”,以“仙驭”比喻皇后去世后升入仙境,用“飘飖”形容其离去的轻盈与神秘,暗示皇后生前的高尚品德与超凡魅力,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她离去时的庄严与神圣。

“西陵宝册襚衣衾”描绘了皇后安葬的场景,用“宝册”和“襚衣衾”这样的词汇,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皇后身份的尊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她的哀思与怀念。

接下来的“礼遵章懿因仁志,谥酌钦慈自圣心”两句,进一步赞扬了皇后的道德品质和仁爱之心。通过“章懿”、“仁志”、“钦慈”、“圣心”等词语,展现了皇后在礼仪、仁政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她受到的崇高评价和追谥。

“感泣万人随遣奠,恩勤千古咏徽音”则表达了皇后逝世后,广大民众的哀痛与怀念之情,以及她留下的深远影响。通过“万人”、“遣奠”、“千古”、“徽音”等词,凸显了皇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一言能使民忠劝,要识吾君孝治深”两句,总结了皇后的影响与意义。通过“一言”、“民忠劝”、“吾君孝治深”等词,强调了皇后的一句话就能激发人民的忠诚与敬仰,体现了她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孝道的实践与推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皇后逝世的哀悼,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也展现了对皇后德行的颂扬与对后世的启示,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挽歌。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曹工部挽词·其一

箕颍文章士,仪同社稷功。

惟公承庆裔,有意振家风。

祠禄真崇道,郎潜叹老冯。

伤心循吏手,赍志九原中。

(0)

绣川道中

伏波莫作贾胡留,雨意垂垂未肯休。

不惮征衫有微湿,只愁平地又横流。

行人自厌冲泥苦,野老方当得意秋。

倦仆如何致千里,登天徒笑传鸣鸠。

(0)

送汪强仲还官所

又向丹丘去,安书易往还。

固应官事了,莫放旧书闲。

问讯雪巢老,寄怀巾子山。

经行皆梦境,自笑日苍颜。

(0)

赵提荆挽词·其二

处事才游刃,论文辩粲花。

英姿凛熊豹,健华走龙蛇。

持橐身终外,垂车梦到家。

平泉花木在,愁绝旧生涯。

(0)

枢密新府·其二

门号签书府,心存攻愧斋。

倚栏临曲沼,扶杖看悬崖。

槁叶鸣轻雨,残山拥半阶。

退公成吏隐,足以畅幽怀。

(0)

陈文恭公挽词·其一

唐虞千载道重光,奕奕元臣任赞襄。

谢傅风流冠江左,晋公威誉比汾阳。

折冲曾不劳声色,辅政惟先振纪纲。

天意高高谁可问,坐令邦国叹云亡。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