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
《赋》全文
宋 / 张良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柳暗旗亭不忍看,临江愁杀晋衣冠。

伤心明月扬州路,十里珠帘蕙草寒。

(0)
注释
旗亭:古代路边供人休息、饮酒的亭子。
晋衣冠:指代晋地的士人,衣冠通常代表士人的身份和文化。
伤心明月:形容月光凄清,引发人的悲伤情绪。
珠帘蕙草:珠帘形容富丽堂皇的房屋,蕙草则象征凄冷的环境。
翻译
柳树成荫的路边酒馆我不忍再看,面对江水,让晋地的士人感到无比忧愁。
那明亮的月亮照在扬州的路上,沿途十里,珠帘垂挂的房屋显得凄凉,蕙草也带着寒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对历史的缅怀。"柳暗旗亭不忍看",设定了一个环境,柳树丛生的地方隐约可见古时的旗亭,但这种景象让人难以直视,因为它唤起了对往昔繁华的回忆。"临江愁杀晋衣冠"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深切悲哀,仿佛能看见那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物在这里沉浸于过往的辉煌。

"伤心明月扬州路"一句,通过对明月的描绘,不仅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清和哀愁。扬州路,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承载着历史的沉重记忆,是一种文化的心灵之所。

"十里珠帘蕙草寒",珠帘此处或许是对古代宫禁的隐喻,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装饰。十里的长度,象征了一种无尽的距离和历史的悠长。而蕙草的寒冷,则又加深了整体情感的悲凉,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

总而言之,这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物、历史回忆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作者介绍

张良臣
朝代:宋

张良臣(约公元1174年前后在世)字武子,大梁人,避地家于鄞。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进士第。官止监左藏库。笃学好古,室无长物,妻子不免饥寒。性嗜诗,但不强作,或终年无一句,故所作必绝人。学者称雪窗先生。良臣著有雪窗集十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猜你喜欢

晋阳宫基

金屋无寸瓦,苍然老树青。

海枯露龙穴,火尽见坤灵。

自昔流血处,于今土气腥。

废兴千载事,过耳一飞霆。

(0)

权府黄叔粲朝奉双门落成之会有感而作

凤管鸾丝彻太清,双门今日落功成。

一州壮观新楼好,千里欣欢太守名。

已见声华逾綵绚,更期中外倚端平。

详风瑞雨年年事,海角天涯似此城。

(0)

闺门诗三首·其三

晨光入幽户,手织回文书。

闻古有双鲤,为人致区区。

书成立江边,天寒渺无鱼。

微怀既莫致,惨惨何由舒。

归来更无语,怅望庭花疏。

(0)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

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

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泠泠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

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

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

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

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

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

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

心斋自厌荤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

薰然蓄积为德馨,表里绝尘无与比。

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0)

重五·其二

记得山居暑服轻,石榴低照酒尊明。

綵茸花里占诗句,角黍盘中脱锦绷。

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药懒能行。

谩令门外篸蒿艾,且免炎乡瘴疠生。

(0)

赠传神者

我向无中生出妄,君从妄里却求真。

葫芦可画虽依本,阿堵知君画不亲。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