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雨次柳邦用韵二首·其一》
《大雨次柳邦用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声吹送满城秋,委地颓云湿欲流。

环堵不藏原宪病,穷途误作阮生愁。

烧残官烛晨犹暗,落尽庭花晚更幽。

此夜儿童如见月,直应狂喘似吴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大雨倾盆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声、云彩、烛光、庭院以及儿童的反应,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首联“雨声吹送满城秋,委地颓云湿欲流”以动态的雨声和静态的云彩交织,渲染出秋雨绵绵、满城皆秋的景象。雨声仿佛是秋天的信使,将季节的变换传递给每一座城市;而“委地颓云湿欲流”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浸润大地,云朵低垂,似乎要化为流水的场景,展现出雨势之大。

颔联“环堵不藏原宪病,穷途误作阮生愁”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原宪是春秋时期的隐士,阮生则是晋代诗人阮籍,这里借他们的故事表达了身处困境、内心愁苦的情绪。在大雨中,即使是一个简陋的居所也无法遮挡内心的忧愁,这种对比强化了环境与情感的关联。

颈联“烧残官烛晨犹暗,落尽庭花晚更幽”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官烛即将燃尽,但晨曦未至,一片昏暗;庭院中的花朵已凋零殆尽,夜晚显得更加幽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尾联“此夜儿童如见月,直应狂喘似吴牛”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这场大雨。想象中,孩子们在雨夜中见到月亮,兴奋得喘息如同被热浪追击的吴牛。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单纯向往,与前文的凄凉形成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和视觉冲击力的雨夜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出郊书所见·其一

危垣高树接重城,转入前村路几程。

总是贵人行乐地,隔林斤斧尚丁丁。

(0)

前题次十峰司宪韵·其四

彭城天险亦岷峨,南北舟航倍几多。

激浪奔流无日夜,长年三老费撝诃。

试看急缆牵危舸,何似方塘湛绿波。

欲趁此行铭剑阁,苍崖先遣百人磨。

(0)

儿子天彝病起有诗报信用韵答之·其四

怒作火炎忧水寒,昆冈成炭水成团。

须知医学通儒学,两字功夫养性难。

(0)

夜闻雪作口占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

于今便合成嘉话,不待他年记某丘。

(0)

陈都阃汝玉以思亲册求题久未有以复也二月君提兵过江赋此为别伫闻捷音把笔以俟·其一

都将牙旗出海门,长淮北去净妖氛。

平生一掬思亲泪,誓与天家策异勋。

(0)

畏庵和章趣成郡志末有三泖九峰遗似屣之句再叠反骚·其二

故国遗文四百年,消沈已似海东田。

编摩滥把丹青笔,心赏谁分燥湿弦。

缃夹远封应有日,藜灯深夜敢诬天。

横云片玉书堆近,多少英雄地下眠。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