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收建业临江渚,东望金陵筑此城。
正与石头为对岸,从兹一统六朝平。
隋收建业临江渚,东望金陵筑此城。
正与石头为对岸,从兹一统六朝平。
这首诗《晋王城》由唐代诗人郏滂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统一的渴望。
首句“隋收建业临江渚”,描绘了隋朝统一后,面对江南的壮丽江景,收复建业(今南京)的场景。这里的“收”字不仅指军事上的占领,也暗含着文化、政治上的整合,体现了统一后的稳定与和谐。
次句“东望金陵筑此城”,进一步说明了在东边的金陵(即南京)之地,建造了新的城市。这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扩展,也是政权稳固、国家统一的象征。
“正与石头为对岸”,点明了新筑之城与石头城(古代南京的重要防御工事)相对的位置关系,暗示了新城市与旧防御体系的连接,象征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以及新旧之间的传承与融合。
最后一句“从兹一统六朝平”,表达了从这一刻起,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历史纷争得以终结,国家实现了真正的统一。这句话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于统一盛世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地理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对统一的颂扬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团结的热切期盼。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天台山下两诗仙,剪雾裁冰五十年。
耘业三间千古意,饭牛数集几人传。
半江明月曾同赋,一段清风岂偶然。
匹马冲寒西驿路,碧云苒苒思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