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呈安国·其一》
《喜雨呈安国·其一》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声到枕间。

晓上高楼望云气,蛰龙千丈起西山。

(0)
翻译
我猜想雨意还未消散,整夜的屋檐滴水声直达枕边。
清晨登上高楼眺望云雾,沉睡的巨龙似乎从西山升起。
注释
悬知:预料。
雨意:降雨的迹象。
未渠:尚未完全。
檐声:屋檐滴水声。
枕间:枕头旁边。
晓上:清晨登楼。
高楼:高耸的楼房。
望:远望。
云气:云雾缭绕。
蛰龙:冬眠的龙,比喻沉睡的山川。
千丈:极高的程度。
起:升起。
西山:西方的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春雨为干涸的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景象。开头两句“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声到枕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雨水的期待,以及雨声伴随入睡又陪伴醒来,这种雨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境。

第三句“晓上高楼望云气”则是诗人从高楼上眺望天际,感受着那变化莫测的云气,这里的“晓上”表达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希望,而“望云气”则映射出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最后一句“蛰龙千丈起西山”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大雨过后的景象,“蛰龙”形容电闪雷鸣,充满了力量与生机,而“千丈起西山”则是对山势变化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在春雨洗礼下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前后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与希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中循环往复之美好的感悟。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送朱在明使楚

十里河梁暮,天寒送子迟。

冰坚车乱度,雪厚路多疑。

大别江平掌,九疑山画眉。

长沙衔使命,莫作逐臣悲。

(0)

玉交校.题桃花画扇,璞斋为陶子缜学使制

龙翁笔。等闲染就香君血。香君血。

美人名士,而今难得。春来花向东风惜。

秋来扇奈西风急。西风急。年年常好,瑶池标格。

(0)

南柯子

扫簟欹瓷枕,开窗隔绣帘。重重花影压栏前。

无那绿阴庭院、日如年。倦眼惺忪雾,慵心袅娜烟。

抛书漫理紫牙签。偏是恼人燕语、一声尖。

(0)

满江红.过平原县东门,谒颜鲁公祠

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卫弹邑,千秋节。

争坐位,千金贴。只拒降斩使,是何忠烈。

犹有祠堂传俎豆,更存心迹书碑碣。

羡双双姓字,弟兄香,常山舌。

(0)

忆王孙.仲夏即事

当空红日暑增炎。小艇深湾清沼边。

女伴相将戏采莲。味偏妍。一半清心一半甜。

(0)

卜算子.舟行

云重压蓬低,沙积阑篙住。

雨后山光绿不分,送入天边去。

岸阔见长芦,村远惟疏树。

薄暮渔人泛艇归,泊向荒烟际。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