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卫弹邑,千秋节。
争坐位,千金贴。只拒降斩使,是何忠烈。
犹有祠堂传俎豆,更存心迹书碑碣。
羡双双姓字,弟兄香,常山舌。
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卫弹邑,千秋节。
争坐位,千金贴。只拒降斩使,是何忠烈。
犹有祠堂传俎豆,更存心迹书碑碣。
羡双双姓字,弟兄香,常山舌。
这首清代词人王贞仪的《满江红·过平原县东门,谒颜鲁公祠》描绘了词人在黄昏时分经过平原县东门,拜谒颜真卿祠堂的情景。词以“残照”开篇,渲染出一种苍凉而庄重的气氛,风声中夹杂着哀婉的暮笳,暗示了历史的沉痛与变迁。
“平原祠外”点明地点,词人回忆起天宝年间颜鲁公(颜真卿)的威望和他为国尽忠的往事,那时国家歌舞升平,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繁华一朝破败。“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形象地展现了战事突起,昔日的盛世乐章瞬间消逝。
接下来,词人对颜鲁公的忠诚进行了赞美,他拒绝投降,坚决抵抗叛军,展现出高尚的节操。颜鲁公的事迹被后人铭记,祠堂里祭祀的礼仪仍在,他的忠贞事迹也被镌刻在碑碣之上,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最后,词人羡慕颜氏兄弟的英勇和口才,他们如同常山赵子龙一般,言辞犀利,令人敬仰。整首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场景,表达了对颜鲁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忠烈精神的赞美。
梅枝浑待雪,山意渐呼风。
欲索檐间笑,那忧径外穷。
英辞窥玉洁,拙句愧雷同。
只恐花开日,纶言下法宫。
满城鼓吹出林坰,珍重来思此日情。
共说栖鸾留政迹,自怜展骥坠家声。
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
山意川容若相挽,不堪整驾问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