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千千古,江头遗像存。
伏羲犹后辈,礼殿尽诸孙。
不屋昔非陋,有祠今未尊。
东邻二郎庙,巫觋醉朝昏。
盘古千千古,江头遗像存。
伏羲犹后辈,礼殿尽诸孙。
不屋昔非陋,有祠今未尊。
东邻二郎庙,巫觋醉朝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对盘古庙的描绘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盘古庙与东邻二郎庙的祭祀情况,表达了对盘古庙地位和祭祀状况的担忧。
首句“盘古千千古,江头遗像存”,开篇即以盘古作为开天辟地的始祖,其形象虽已远去千年,但依然在江边留下痕迹,暗含对盘古功绩的敬仰与怀念。
接着,“伏羲犹后辈,礼殿尽诸孙”一句,将盘古与伏羲并提,暗示盘古在创世神话中的地位之高,同时通过“礼殿尽诸孙”这一比喻,说明盘古庙的祭祀活动可能不如其他神庙频繁或隆重。
“不屋昔非陋,有祠今未尊”则直接点明了盘古庙的现状,昔日或许并不简陋,但现在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重视,流露出对盘古庙境遇的惋惜之情。
最后,“东邻二郎庙,巫觋醉朝昏”通过对比,指出与盘古庙相邻的二郎庙,巫觋(古代主持祭祀仪式的人)似乎在朝夕间都沉浸在祭祀活动中,反衬出盘古庙的冷清与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盘古庙与二郎庙的对比,表达了对盘古庙地位与祭祀状况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