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五日至头围》
《正月十五日至头围》全文
清 / 柯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山村羯鼓与饧箫,旅馆黄昏破寂寥。

邀月樽前春漫漫,试灯风里雨潇潇。

近年飘泊如浮梗,半夜喧腾又上潮。

行李匆匆正月半,可怜今夕是元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五日从头围至山村的旅途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联“山村羯鼓与饧箫,旅馆黄昏破寂寥”以生动的场景拉开序幕。山村中传来羯鼓和饧箫的声音,打破了旅馆黄昏时的寂静,营造出一种节日的热闹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村的热闹与旅馆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旅途中的变化和诗人对环境的感受。

颔联“邀月樽前春漫漫,试灯风里雨潇潇”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的景象。在月光下饮酒,春意盎然;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尝试着点亮灯火。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既有对美好春景的欣赏,也有对风雨之夜的感慨。

颈联“近年飘泊如浮梗,半夜喧腾又上潮”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形象地描绘了近年来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而“半夜喧腾又上潮”则暗示了生活中的起伏不定,既有短暂的热闹,也有难以预料的波折。

尾联“行李匆匆正月半,可怜今夕是元宵”收束全诗,点明了时间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匆忙赶路之际,诗人感叹今日恰逢元宵佳节,却只能匆匆而过,表达了对节日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这一句既是对旅途生活的写照,也寄托了诗人对团圆和温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柯箖
朝代:清

柯箖,山东人,道光年间(1821~1850)游台。作品见于柯培元《噶玛兰志略》。
猜你喜欢

再寿太蒙宗兄

狼山菁葱海云薄,真人岳降鲲鹏壑。

伊昔我祖宦海陵,丹穴一枝才焯烁。

冰心蝉蜕薄专城,博学追随汉五更。

十年郎署芬时誉,起部风清水镜明。

叆叇卿云奉帝玺,翩然拂衣谢青紫。

卜筑岩阿依白门,六代风流偕卧起。

仙风飘缈生春姿,耆英高会浣花时。

幸附埙篪进?醁,觞蒲好咏大椿诗。

(0)

贺京兆王元珠擢廷尉

南国棠阴借保釐,功成雷雨慰茕黎。

忧时未肯忘桑梓,治内尤须问栋榱。

泣罪汤仁宽一面,祥刑吕傅重三推。

临岐别有萦愁绪,欲诵崧山补衮诗。

(0)

魏武疑冢

铜雀台已荒,英风起超忽。

西陵秋草外,高坟立突兀。

抔土非无情,千载难销歇。

遗香散空原,行人步明月。

虚冢七十二,未埋英雄骨。

魂游夜归来,自疑无处殁。

四目两口人,分身卧灵窟。

何不垒垒间,题遍汉相碣。

(0)

过泉林得灵字·其一

尘路何缘泼面醒,寻泉独上玉淙亭。

澜翻云片吹寒绿,石浸苔花荡古青。

景欲并幽延月看,时当绝胜趁秋听。

枕流便就林间卧,耳畔潺潺梦亦灵。

(0)

夜起

午睡常多夜懒眠,虚庭步月影翛然。

酒酣恰值初醒候,香袅仍闻欲尽烟。

相伴无人依竹下,共堪与语问花前。

更移小榻池边坐,一气空明看水天。

(0)

乙卯十九首·其七

揾泪伤心走穷谷,稚子牵挽跌且仆。

眼前饥死不能起,暂作生离委中麓。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