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斸苓暮采薇,白日忽落苍烟飞。
荷锸归来倚深竹,落花清露香人衣。
我家阿咸颇解事,提笼远自江城至。
肘后三千禁架方,囊中数卷轩辕记。
眼前孺子总纷纷,少年提领争如君。
何当共尔寻仙去,采药天台卧白云。
朝出斸苓暮采薇,白日忽落苍烟飞。
荷锸归来倚深竹,落花清露香人衣。
我家阿咸颇解事,提笼远自江城至。
肘后三千禁架方,囊中数卷轩辕记。
眼前孺子总纷纷,少年提领争如君。
何当共尔寻仙去,采药天台卧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爱自然与采药的隐士形象,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的隐士早晨挖茯苓,傍晚采摘蕨菜,白日西落时分,他扛着锄头在竹林旁休息,身上沾满了落花的清香。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肘后三千禁架方,囊中数卷轩辕记”,暗示了这位隐士不仅热爱自然,还对古代医学和道家文化有所涉猎,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他身边的小孩阿咸,远道而来陪伴他,说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共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这位隐士一同寻找仙人,采药于天台山,卧于白云之下的愿望,这不仅展现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隐逸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知识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