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柏树子,一二三四五。
窦八布衫穿,禾山解打鼓。
庭前柏树子,一二三四五。
窦八布衫穿,禾山解打鼓。
这首诗名为《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二)》,是宋代僧人释玿的作品。它看似简单,实则寓言深刻。首句“庭前柏树子”以柏树子象征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可能暗指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接下来的“一二三四五”代表数字,暗示事物的有序和规则,也可能象征人生的五个阶段或五个基本要素。
“窦八布衫穿”中,“窦八”可能是人的名字,也可能是抽象的代称,穿着布衫的形象可能象征朴素的生活状态。而“禾山解打鼓”则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禾山(可能是指长满稻谷的山)与打鼓,暗示农耕文化中的节奏与韵律,寓意人们顺应自然、劳作生活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对朴素、规律、自然的崇尚,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简洁和深意。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快阁东西,鸥边问、晚晴可喜。
鸥解语、既盟之后,两翁曾倚。
笛弄惯听黄鲁直,履声深识徐渊子。
添我来、相对两忘机,真相似。也不种,闲桃李。
也不玩,佳山水。有新诗字字,爱民而已。
一片心闲秋水外,三年人在春风里。
涨一篙、江水送归鸿,明朝是。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
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
生涯长刺促,老气尚轮囷。
不负年年债,清诗新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