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黎似仲灼霞亭·其二》
《和黎似仲灼霞亭·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久从绿水想朱亭,月挂枝头树挂棂。

风静几人闻过雁,光寒惟尔见飞星。

能消笋味先冬日,自舞衫尘慰旧形。

我亦依依云影下,感君纯德爱芳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联“久从绿水想朱亭,月挂枝头树挂棂”以绿水与朱亭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月光与树枝的巧妙结合,赋予画面以动态美,仿佛月光与树枝在相互对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颔联“风静几人闻过雁,光寒惟尔见飞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之美。在风平浪静的夜晚,只有少数人能听到大雁的低鸣,而在这寒冷的月光下,诗人独见飞星,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夜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通过“风静”与“光寒”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静态美与动态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和谐景象。

颈联“能消笋味先冬日,自舞衫尘慰旧形”则转向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人通过“笋味”这一意象,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长联系起来,暗示着万物在四季更迭中不断生长与变化。同时,“自舞衫尘慰旧形”一句,以衣物上的灰尘象征岁月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生命中不变之美的追求。

尾联“我亦依依云影下,感君纯德爱芳馨”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云影之下,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对黎似仲的高尚品德深感敬佩,并从中感受到了芬芳与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有感

天边鸿雁会高飞,白发婆娑敢庶几。

哭子泪乾心尚折,还山计就事仍非。

交游几处闻捐玦,岩阜何人自采薇。

海角再逢残岁雨,懒将梅叶洗征衣。

(0)

再和班字三首·其二

公来前有约,更望少微閒。

烂醉新醅酒,能忘旧隐山。

琼瑶虽并质,尘土会凋颜。

永夜陶陶语,令人愧尹班。

(0)

赵妹自咸阳寄华州石缝山芋来作绝句二首·其二

秦中驩喜迎吾祖,知道官家不用兵。

今日曾孙何所负,华山芋蓣自多情。

(0)

呈毅父提刑

不酌公荣有意哉,可能元亮此公侪。

但读离骚政须酒,不应须为菊花来。

(0)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其二

吾两同年俱可人,平生一为知己伸。

何由利口似虎圈,应不拭吐烦龙巾。

卜邻只约二三子,看山拟分千百身。

绿鬓哦诗欲成雪,朱颜得酒尚能春。

(0)

次韵留守王公喜春

午窗垆火不应残,春许花期特地宽。

塞雁初惊池藻暖,谷莺犹怯井梧寒。

未须园里幽寻去,且更楼前远望看。

四牡行春定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