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友人悼吹箫妓》
《伤友人悼吹箫妓》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gyǒuréndàochuīxiāo
táng /

xiāoshēngduànméiliúniánmǎnchūnchóulǒngshùyān

yànzhìsuíyúnsànfènglóukōngsuǒyuèmíngtiān

注释
玉箫: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流年:指时间的流逝,岁月。
春愁:春天的忧思或愁绪。
陇树烟:形容远望时陇上树木朦胧如烟。
艳质: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云雨:借指男女欢爱之事,也可指风雨变化。
凤楼:古代宫殿的美称,这里指女子居所。
空锁:空自封锁,无人居住。
月明天:明亮的月夜。
翻译
玉箫的声音消失在时光中,眼前尽是春日的哀愁,如同陇上的树烟弥漫。
曾经美丽的身影已随风消逝,华丽的宫殿空留明月映照天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伤友人悼吹箫妓》。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眷恋。

"玉箫声断没流年"一句,以玉箫之音的断绝比喻友人的离别,"流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这里暗示着岁月匆匆,好友相继远去。声音的中断象征着某种美好的终结。

接着"满目春愁陇树烟",诗人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春天特有的忧愁。"陇树"通常指的是边塞的树木,而这里的"陇树烟"则是形容春愁如同迷雾般笼罩在心头和视野中。

第三句"艳质已随云雨散","艳质"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这里说它已经随着云雨消散了。这一句增添了一种无常的感觉,美好的东西如同春天的云和雨一样容易逝去。

最后"凤楼空锁月明天",诗人描绘出一个空旷的凤楼,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和明净的夜晚。"凤楼"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是豪华建筑的象征,这里却是空无一人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哀伤,以及面对逝去美好的时光时的无力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天坛沈道士观中

夏日天坛上,登临傍九霄。

川原一以眺,楼观郁岧峣。

洞口逢丹侣,花间醉碧箫。

清沙日色尽,翻恨马蹄遥。

(0)

登紫极閤

层閤重重丽,丹梯袅袅孤。

风云上紫极,气色览皇都。

苑静芙蕖落,城喧雁鹜呼。

苍然见淮楚,乡思满平芜。

(0)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其三

亭午入大谷,烈阳经中天。

树木多郁蒸,石坼起焦烟。

屈地饮我马,数尺不得泉。

仆夫告饥渴,挥汗堕马前。

安得万间厦,坐使清风延。

(0)

蓝都宪生祠

仗钺收秦陇,成功归庙廊。

金汤恩不浅,俎豆报何长。

古柏隆中庙,甘棠召伯乡。

封侯一时贵,未许望宫墙。

(0)

十五夜戏效八音体叠前韵二首·其一

金气行秋年复年,石亭秋半月还圆。

丝传律吕风回壑,竹逗清寒露满天。

匏爵不辞歌既醉,土殽随意秩初筵。

革更叵柰光阴速,木影中宵幸不偏。

(0)

题扇景

湖上生秋雨,檐间滴翠阴。

竹西风景在,别路一惊心。

江晚山色遥,黄芦雁初起。

渔歌何处归,声落沧浪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