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钺收秦陇,成功归庙廊。
金汤恩不浅,俎豆报何长。
古柏隆中庙,甘棠召伯乡。
封侯一时贵,未许望宫墙。
仗钺收秦陇,成功归庙廊。
金汤恩不浅,俎豆报何长。
古柏隆中庙,甘棠召伯乡。
封侯一时贵,未许望宫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潘希曾所作的《蓝都宪生祠》,表达了对蓝都宪功绩的赞扬和对其身后荣光的肯定。首句"仗钺收秦陇"描绘了蓝都宪如同古代将领般挥舞斧钺,成功平定秦陇地区的情景,显示出其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成功归庙廊"则象征着他的功业被载入史册,受到朝廷的尊崇。
接下来的两句"金汤恩不浅,俎豆报何长",通过"金汤"(坚固的城池)和"俎豆"(祭祀用的礼器)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蓝都宪深重的恩德和长久的纪念之情。"古柏隆中庙"暗指诸葛亮的祠堂,以古柏的长寿象征蓝都宪的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甘棠召伯乡"则借召伯的典故,赞美蓝都宪如召伯一般深受百姓爱戴。
最后两句"封侯一时贵,未许望宫墙",虽然蓝都宪在当时地位显赫,但诗人提醒人们,他的成就并非仅限于个人富贵,而是更注重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暗示其功绩超越了一时的封侯荣耀,更值得后人长久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蓝都宪事迹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赞扬了他的功绩和品德,同时也寄寓了对后世不忘先贤的期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