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正麻姑已十年,四明分教合腾骞。
如其推毂须臾尔,便以乘轩岂偶然。
金马玉堂非一士,蓬莱藏室尽群仙。
儒人本是经纶学,少试羲皇所画编。
簿正麻姑已十年,四明分教合腾骞。
如其推毂须臾尔,便以乘轩岂偶然。
金马玉堂非一士,蓬莱藏室尽群仙。
儒人本是经纶学,少试羲皇所画编。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题为《周六春伯教授四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教育与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
首联“簿正麻姑已十年,四明分教合腾骞”,以“簿正”比喻官吏的考核,麻姑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麻姑已十年,暗示时间的漫长,而“四明分教合腾骞”则描绘了在四明地区进行教育活动的情景,预示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颔联“如其推毂须臾尔,便以乘轩岂偶然”,通过“推毂”这一动作,形象地描述了选拔人才的过程,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与机会的难得。紧接着,“乘轩”则象征着被选中者将获得高位,这里巧妙地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公正性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
颈联“金马玉堂非一士,蓬莱藏室尽群仙”,“金马玉堂”是中国古代皇宫中的建筑,常用来形容朝廷或官府,这里比喻为教育与选拔人才的场所。“非一士”意味着不仅限于个别优秀人才,而是广泛涵盖了众多杰出之士。而“蓬莱藏室”则象征着知识的宝库,其中“尽群仙”则表示所有的仙人都在这里聚集,暗喻了人才的丰富与多样。
尾联“儒人本是经纶学,少试羲皇所画编”,“儒人”指的是儒家学者,他们致力于经纶学问,即治理国家的学问。此处强调了儒家学者在教育与治国中的重要性。而“少试羲皇所画编”则可能是指儒家学者们在年轻时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智慧,如同在远古时代圣贤羲皇所绘制的书籍中一样,充满了智慧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育与人才选拔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才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深思,以及对教育公平与人才选拔公正性的向往。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放舟城西南,却向东南泊。
朝来雨新霁,白水浸城脚。
古汴多流苴,清泗亦浮沫。
平吞百涧暴,灭尽三洪恶。
游人不胜喜,水族知当乐。
舟行野凫乱,网尽修鳞跃。
香醪溜白蚁,鲙缕填花萼。
人生适意少,一醉皆应诺。
同游非偶然,后会未前约。
简书尚见宽,行日为公却。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一看落笔生精神。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
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
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
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
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
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
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
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