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尽抚春醪,击筑相逢意自豪。
官似潘安才未拙,赋传枚叔调元高。
行趋蛮府初丹荔,天入连江正雪涛。
归到竹林如借问,风尘吾已倦青袍。
杨花飞尽抚春醪,击筑相逢意自豪。
官似潘安才未拙,赋传枚叔调元高。
行趋蛮府初丹荔,天入连江正雪涛。
归到竹林如借问,风尘吾已倦青袍。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王元静之建安幕》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元静在春天相聚的情景。首句“杨花飞尽抚春醪”以杨花飘落象征春去,诗人与友人共饮美酒,寄托着离别之际的感慨。次句“击筑相逢意自豪”借用战国乐器筑,表达两人相见时的豪情壮志。
诗人自比为潘安,赞美自己的才华不凡,暗示友人才华横溢如同枚乘,文章韵律高妙。接下来两句“行趋蛮府初丹荔,天入连江正雪涛”,通过描绘元静将要前往边疆任职,那里荔枝初熟,江水奔腾,形象地展现了建安之地的风貌和壮丽景色。
最后,诗人以“归到竹林如借问,风尘吾已倦青袍”作结,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回归自然、竹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深沉思考。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
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
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善积端如水涤源,源深自可羡来昆。
岁当有室讵为老,意者重闱思弄孙。
和乐定知江有渚,硕蕃伫见叶流根。
河南心印元同自,秋干虷中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