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顺知藏求赞》
《顺知藏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押[真]韵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

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空性和无常。诗人通过“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这两句,描绘了世间万物皆由虚幻构成,难以捕捉其本质的形象。这里的“色”指的是物质世界,“胶青”则暗示了事物表面的色彩与形态,但“不见形”强调了这些表象背后的真实难以被直接感知或理解。

接下来的“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真实存在的本质并非物质世界所能完全囊括,而是超越了形式与障碍的存在。诗人在这里使用“吾真”来指代超脱世俗的真理或本性,强调了这种真理对于凡夫俗子而言,是通过显现幻象(即世间的种种现象)来揭示的。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则表达了真理的普遍性和内在价值,并指出追求真理不应依赖于外在权威或特定的教派。这里的“尘”象征着世间的各种现象,而“道弥新”则意味着真理是永恒且不断更新的,它并不受限于任何特定的传承或个人。最后,“不贵西来彼上人”表明了诗人对于真理追求的态度,即真理的价值不在于其来源或传播者的地位,而在于其本身的智慧和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对比,以及对真理本质的探讨,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空性、无常和觉悟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真理普遍性和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题崇兰馆圃·其一

胜境兹辰得重寻,唤人同厉碧溪深。

两公未遽嘲糠秕,旧悉山林勇往心。

(0)

题黄冈东坡潘氏亦颜斋

东坡有田谁料理,黧面苍毛潘氏子。

结茅题榜亦颜斋,农隙把书聊自喜。

潘乎潘乎信是颜之徒,终日何所论难真如愚。

世无孔父四科友,犹办箪食瓢饮陋巷环墙居。

百亩之收粒可数,天南有待东坡主。

更输什一补官仓,馀勺几何供雀鼠。

会须不改其乐媚而翁,力田水旱由天公。

大胜心迹相违阮校尉,东西南北哭途穷。

(0)

感兴六首·其六

扁舟彼何人,国霸始谋身。

不知钓鱼翁,羞作故人臣。

(0)

晚泊三山怀古兼寄历阳朋游

三山春水拍江流,六代馀风扫地收。

破国龙骧复安在,赋诗宣城难与酬。

伤心远宦北宗老,满眼旧游南豫州。

寄声好住数君子,一别相忘风马牛。

(0)

潘豳老出十数诗皆有怀苏儋州者因赋二首·其二

旧隐江城东复东,堂前杨柳付春风。

犹传白雪兴中曲,俄失黄粱梦后翁。

儋耳吉音无雁使,峨眉爽气属狙公。

不应更广穷愁志,悟取平生坐底穷。

(0)

答陈传道五首·其二

游梁复归宋,南北更相送。

失得两如何,劳劳不如梦。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