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有田谁料理,黧面苍毛潘氏子。
结茅题榜亦颜斋,农隙把书聊自喜。
潘乎潘乎信是颜之徒,终日何所论难真如愚。
世无孔父四科友,犹办箪食瓢饮陋巷环墙居。
百亩之收粒可数,天南有待东坡主。
更输什一补官仓,馀勺几何供雀鼠。
会须不改其乐媚而翁,力田水旱由天公。
大胜心迹相违阮校尉,东西南北哭途穷。
东坡有田谁料理,黧面苍毛潘氏子。
结茅题榜亦颜斋,农隙把书聊自喜。
潘乎潘乎信是颜之徒,终日何所论难真如愚。
世无孔父四科友,犹办箪食瓢饮陋巷环墙居。
百亩之收粒可数,天南有待东坡主。
更输什一补官仓,馀勺几何供雀鼠。
会须不改其乐媚而翁,力田水旱由天公。
大胜心迹相违阮校尉,东西南北哭途穷。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贺铸对黄冈东坡潘氏亦颜斋的赞赏与感慨。首句“东坡有田谁料理”表达了对潘氏子勤劳耕作的敬佩,他虽面容黝黑,但以耕读为乐,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称潘氏为“颜之徒”,暗示他有颜回般的质朴和好学精神,即使没有孔子那样的学术环境,也能坚守简朴生活。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潘氏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的收获仅够自给,甚至还要拿出一部分缴纳官仓,剩下的仅够供给雀鼠,显示出他对社会公正的忧虑。然而,他依然保持乐观,认为只要心志不变,就能像颜渊那样安贫乐道,不受外界困苦所扰。
最后,诗人将潘氏与阮籍相比,赞扬他不违背内心追求快乐,尽管生活艰难,也不至于像阮籍那样四处流浪,感叹不已。整首诗赞美了潘氏的朴素生活态度和坚韧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欲识吾居处,屋前溪水流。
门交青薜荔,篱蔓黑牵牛。
有竹编书简,无花引钓舟。
生涯随分已,何用卜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