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境兹辰得重寻,唤人同厉碧溪深。
两公未遽嘲糠秕,旧悉山林勇往心。
胜境兹辰得重寻,唤人同厉碧溪深。
两公未遽嘲糠秕,旧悉山林勇往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子昼的《题崇兰馆圃(其一)》,通过对胜境的重新探访和邀请友人一同探索幽深碧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胜境兹辰得重寻"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能再次来到这优美环境的欣喜,"唤人同厉碧溪深"则体现了他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份乐趣,共同探索未知的意趣。
"两公未遽嘲糠秕"暗示了诗人对于两位可能具有不同见解的朋友,他们或许会对某些事物有所批评,但诗人并不因此而轻视,反而欣赏他们的独立思考。"旧悉山林勇往心"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对山林生活的熟悉和对冒险精神的崇尚,他有着积极向前、不畏艰险的品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人物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我追求的坚持,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的山水小品。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
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
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
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匆匆催上吴舲。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
绿濛濛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