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泊三山怀古兼寄历阳朋游》
《晚泊三山怀古兼寄历阳朋游》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山春水拍江流,六代馀风扫地收。

破国龙骧复安在,赋诗宣城难与酬。

伤心远宦北宗老,满眼旧游南豫州。

寄声好住数君子,一别相忘风马牛。

(0)
注释
三山:泛指江南的名胜山水。
六代: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皆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龙骧:古代骏马名,这里借指英勇的将领。
宣城:古地名,在今安徽省,以谢眺等诗人闻名。
远宦:远离家乡去做官。
北宗:指诗人的故乡或家族。
南豫州:古代行政区划,包括今江苏南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风马牛: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如同马和牛不同群。
翻译
春天的三座山映照在江面上,六朝的遗风似乎被彻底扫除。
曾经统一国家的英雄龙骧将军又在哪里?在宣城写诗已经无法回应这样的壮志豪情。
远离家乡做官的我内心悲痛,满目所见都是曾经的南豫州,那些旧日的游历之地。
我想对几位好友说,请好好生活,我们从此分别,就像风马牛不相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泊三山时的怀古之情,以及对历阳朋友的思念。首句"三山春水拍江流"以春水拍打江岸的景象,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灵动与生机,同时也暗寓历史的流逝。次句"六代馀风扫地收"则借六朝古都南京的遗迹被岁月洗涤,暗示世事沧桑,人事如梦。

"破国龙骧复安在"中的"龙骧"通常指英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曾在此地建功立业的英雄,诗人感慨其已不在,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历史变迁的无奈。"赋诗宣城难与酬"提到宣城,诗人自比为无法回应前人壮志豪情的后辈,流露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感慨。

"伤心远宦北宗老"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仕途奔波的辛酸,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感伤。"满眼旧游南豫州"进一步回忆起在南豫州(今河南一带)的旧日游历,勾起了深深的怀念。

最后两句"寄声好住数君子,一别相忘风马牛",诗人向朋友们传达祝愿,希望他们安好,同时感叹自己与他们的距离已如风马牛不相及,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贺铸此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个人际遇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梅花二首·其二

带雪虽奇祗粉妆,酣晴别是好风光。

却缘白日青天里,照得花明暖得香。

(0)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亭七景·其七绵隐堂

试问隐绵上,何如隐东山。

出处两无阂,世间出世间。

(0)

烛下梅花二首·其二

窗外雪犹冻,瓶中梅不开。

烛花将暖气,催得早春回。

(0)

晓起探梅四首·其二

打并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

仙家忍饿禅家苦,老子梅边政醉吟。

(0)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其二

樱桃湖里月如霜,偏照征人寸断肠。

醉里不知家尚远,梦回忽觉路初长。

(0)

皂角林

水漾霜风冷客襟,苔封战骨动人心。

河边独树知何木,今古相传皂角林。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