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榻随阴坐,推琴借石眠。
火云悭作雨,花气郁成烟。
扇短频挥日,楼高不到天。
海风犹万里,安得驾飞鸢。
徙榻随阴坐,推琴借石眠。
火云悭作雨,花气郁成烟。
扇短频挥日,楼高不到天。
海风犹万里,安得驾飞鸢。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热之下的生活场景与诗人内心的烦躁与无奈。首联“徙榻随阴坐,推琴借石眠”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酷热中寻找一丝凉意的举动,通过移动座椅至树荫下休息,甚至将琴放置在石头上以求得片刻的清凉。这种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以及对舒适避暑方式的探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颔联“火云悭作雨,花气郁成烟”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炎热。火云象征着炽热的天空,难以降下雨水来缓解酷热;而花朵的香气在高温下凝结成烟,形象地表现了空气的闷热与不流通。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与无奈。
颈联“扇短频挥日,楼高不到天”描述了诗人试图通过扇动扇子来驱赶炎热,但效果有限,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微风。同时,高楼虽高,却无法触及天空,暗示了人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差距,以及在极端天气面前人类的渺小和无力感。
尾联“海风犹万里,安得驾飞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凉爽海风的向往,以及渴望借助飞行工具逃离酷热的愿望。这一联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由与解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酷热给人们带来的不适与困扰,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岳天下镇,祝融最高峰。
仰干几千仞,俯入一万重。
开辟知何年,上有释梵宫。
白日照雪屋,清宵响霜镛。
极知瑰特观,仙圣情所钟。
云根有隐诀,读罢凌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