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昂藏大丈夫,生成罗汉画中图。
动将脚板千人饱,静到心头一事无。
菩萨肝肠痴不断,瞿昙颜色血全枯。
问年五十才添一,生日盘兰斋满盂。
骨气昂藏大丈夫,生成罗汉画中图。
动将脚板千人饱,静到心头一事无。
菩萨肝肠痴不断,瞿昙颜色血全枯。
问年五十才添一,生日盘兰斋满盂。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骨气高洁、犹如大丈夫般的僧侣形象。诗人通过“骨气昂藏”这一词语,直接点出了僧人的精神风貌,仿佛他屹立于天地之间,不屈不挠,坚定而庄重。接着,“生成罗汉画中图”一句,将这位僧人比作画中的罗汉,不仅强调了他的形象之独特与庄严,更暗示了其内在的佛性与超凡脱俗。
“动将脚板千人饱,静到心头一事无”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僧人的慈悲与宁静。无论是行动还是内心,都充满了对众生的关怀与包容,他的每一步都可能为他人带来满足与温暖;而在静默之中,他的心灵却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内心纯净无杂念。
“菩萨肝肠痴不断,瞿昙颜色血全枯”则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慈悲心肠与修行的深度。菩萨般的慈悲之心永不衰竭,即使面对苦难与挑战,也始终如一;而佛陀(瞿昙)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其颜色(象征生命力或精神状态)因修行而变得枯竭,意味着在追求真理与解脱的路上,身心俱疲,但精神却愈发坚韧。
最后,“问年五十才添一,生日盘兰斋满盂”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僧人的生活态度与修行境界。五十岁对于常人而言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对于僧人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都在修行与成长。生日时,以盘兰(兰花)为斋,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象征着内心的纯洁与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形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更传达了佛教中关于慈悲、智慧、修行与解脱的核心理念,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和价值观。
堪叹群情,迷津宛转,飘荡甚时休歇。
争头竞角,抵死漫生,一向恋家贪业。
利锁名缰,欲浪恩山,酒市花衢颠蹶。
骋喽*似蚁循环,不念鬓华如雪。
谁肯向、大朴林中,无为乡里,闲伴老聃庄列。
珠获象罔,梦断华胥,高枕洞天日月。
三界廓然,八表冲虚,湛湛灵光通彻。
这逍遥劫外,妙哉真乐,世间难说。
过隙年光,如毛尘事,暗把物情移换。
浮生扰扰,背觉随尘,酒色利名萦绊。
凭君看取,历代英雄,楚越周秦唐汉。
漫遗留、坏冢颓碑,千古是非不断。
闻早悟、碧玉壶中,白云堆里,别有翠霞宫殿。
三天雅会,五彩光攒,朝赴紫微琼宴。
阆苑瑶池,绛阙清都,信任逍遥游玩。
笑愚顽苦海,贩骨无休,往来流转。
悟人曹溪,鹤冲霄汉,云水道人活计。
临川举楫,对镜掷钩,涝漉锦鳞红鲤。
风送渔舟,透人双峰,影里骇然明霁。
见烟霞极目、金丹一粒,贵珍难比。
玄妙处、太一含真,玄元成象,升降个中无滞。
坚持九载,志炼三千,精进五华琼液。
都在灵源,洞彻神光,真境了然超彼。
这长生久视,天机深奥,上仙真理。
创建灵坛,初修丹灶,保养太和真命。
风上虎啸,火起龙腾,燮理要依时令。
金木交并,斗觉天关,旋绕涤除心径。
睹玄珠一粒、流霞闪烁,送归金鼎。
壶中景、造化希夷,玄机要妙,点制魄仙魂圣。
元中体用,旨里明真,悟得本来真性。
还返无穷,渐入清阳,仙境照盈虚静。
这一轮明月,年年蒙蔽,豁然开莹。
日月高奔,金波满泛,七返九还延祚。
真精应物,大道潜身,恍惚妙通玄路。
直待阳生,造化神丹,龙虎紫霄天府。
这瑶函、宝篆天机,须仗至人开悟。
长生道、固蒂深根,仙家活计,烹炼汞铅为务。
炉辉五彩,鼎耀三光,识取本来宗祖。
明月楼前,睹个金蝉,飞舞翠峰明宇。
把凌云一志,精诚精进,上仙科举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玄关悟、到此方知,盲聋耳目,得遇至人开剔。
用符妙道,默运玄机,琼液转流增益。
云水清闲,太虚空寂,寥廓本无踪迹。
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