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三昼锦堂》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三昼锦堂》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君王面赐紫还乡,金紫中推是甲裳。

华构便将垂美号,故山重更发清光。

水澄此日兰宫镜,树忆当年柏署霜。

珍重朱栏兼翠拱,来来皆自读书堂。

(0)
注释
君王:帝王。
赐:赏赐。
紫:紫色(古代官服颜色)。
甲裳:高级官服。
华构:华丽的建筑。
垂美号:赋予美好的名誉。
故山:故乡的山。
清光:清朗的光芒。
水澄:水清澈。
兰宫镜:如兰宫般明净的水面。
柏署:古代官署。
霜:严霜。
珍重:珍视。
朱栏:朱红色栏杆。
翠拱:碧绿色的拱门。
读书堂:读书人的学堂。
翻译
君王亲自赏赐紫色衣归乡,其中推举他是穿着甲裳的贵人。
华丽的建筑立刻被赋予了美好的名誉,故乡山川再次散发出清朗的光芒。
清澈的水面如同兰宫的镜子,树木似乎还记得当年柏署的严霜。
珍视这朱红栏杆和碧绿的拱门,每一位来访者都来自读书的殿堂。
鉴赏

这首诗是黄滔的《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三)昼锦堂》,属于唐代文学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绘昼锦堂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昔日荣华的追怀和现在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首句“君王面赐紫还乡”中的“紫还乡”,指的是帝王恩赐的特殊地位或称号,这里暗示着昼锦堂曾经得到过皇家的赏识。第二句“金紫中推是甲裳”则继续强调了这个场所的尊贵和荣耀。

接下来的两句“华构便将垂美号,故山重更发清光”,诗人通过对建筑的描写,表达了昼锦堂的壮观与辉煌,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不朽传承。这里的“华构”指的是精致华丽的建筑,而“故山重更发清光”则表明昔日之美依然照耀着现世。

中间两句“水澄此日兰宫镜,树忆当年柏署霜”,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水澄”和“树忆”都在营造一种宁静而又带有哀愁的情境。

最后两句“珍重朱栏兼翠拱,来来皆自读书堂”,则转向了对昼锦堂现在美好景象的欣赏。诗人通过对朱红栏杆和翠绿装饰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个场所的珍视之情。而“来来皆自读书堂”意味着不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它作为学术交流之地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昼锦堂的历史荣耀和现在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今交织在一起的珍视之情,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马文祥寄五气朝元垆至·其四

眼前诗景浩相撩,何处丹垆火又消。

莫笑道人归未得,秋风云路几扶摇。

(0)

赠张进士入京·其八

昔曾寄住长安寺,潦倒沧溟梦不回。

何处思君还有梦,青山斜日两徘徊。

(0)

种扶留用旧韵·其一

轻落藤梢浅打沟,种时须共小迟留。

浮生日月供眠外,付与携锄抱瓮休。

(0)

题朴轩

葛洪亦号抱朴子,安知朴翁不是仙。

莫将甲子编年看,人道翁生大桡前。

(0)

送米与何侃

野馔家禽小,村舂晚粒香。

莫言无厚馈,吾意在分尝。

(0)

寄淮上秋官姜仁夫

问客淮南道,停舟过此无。

庐冈一端帛,为我谢仁夫。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