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苑春深寒意浅。谁拗墙花,蓦地抬头见。
羞晕满腮娇满眼。牵衣才得和衣转。
苔滑泥香行未便。却到窗前,又是鹦哥唤。
十二珠帘閒不捲。东风吹落残红片。
小苑春深寒意浅。谁拗墙花,蓦地抬头见。
羞晕满腮娇满眼。牵衣才得和衣转。
苔滑泥香行未便。却到窗前,又是鹦哥唤。
十二珠帘閒不捲。东风吹落残红片。
这首清代词人俞士彪的《蝶恋花·其四》描绘了一幅春日小苑的画面。"小苑春深寒意浅",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来临,尽管仍有微微寒意,但园中春色已深深浓郁。"谁拗墙花,蓦地抬头见",诗人以拟人手法,写一枝墙头花突然映入眼帘,仿佛在与人顽皮地争艳,给人带来惊喜。
"羞晕满腮娇满眼",通过描绘女子见到花朵时的娇羞神态,暗示了她内心的喜悦和对美的欣赏。"牵衣才得和衣转",进一步描绘女子被美景吸引,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却又怕破坏这静谧的美好,只能轻轻牵着衣服,小心翼翼地转身。
"苔滑泥香行未便",写出小径上的苔藓湿润而香气四溢,行走起来稍有不便,但这并未阻止女子的前行,反而增添了探索的乐趣。"却到窗前,又是鹦哥唤",窗边鹦鹉的叫声,像是在呼唤她的名字,更添了几分生动与情趣。
最后两句"十二珠帘閒不捲,东风吹落残红片",描绘了女子来到窗前,面对美景不愿卷起珠帘,任由春风拂过,吹落片片凋零的花瓣,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展现了词人对春日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小苑的景色,以及女子在其中的微妙情感,展现出清代词作清新婉约的风格。
秦女乘鸾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
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装金缕。
郎家主妇爱且怜,系向裙腰同出处。
朝来邻里偶经过,方朔邹枚争欲睹。
主人重客苦留连,急走钿车令去取。
酒巡未匝掩閤扉,忽已闻归报鹦鹉。
重匀朱粉临镜台,促息不停催出户。
正抱琵琶稳系绦,辊作轻雷拢作雨。
自解弹成啄木声,岂唯能写胡人语。
醉眼流波入鬓时,弦慢邀郎紧弦柱。
身柔柱涩郎力微,欲倩傍人频顾主。
主何磊落风味多,就请上宾无不许。
相疏情远谁称渠,画拨当胸客当去。
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
夜吟朝诵无暂休,目胔生疮臂消肉。
今踰四十无所闻,又况丧妻仍独宿。
虚堂净扫焚清香,安寝都忘世间欲。
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叶落夜雨声满阶,雪下晓寒低压屋。
四时自得兴味佳,岂必锵金与鸣玉。
万事易厌此不厌,真可养恬无夭促。
且梦庄周化蝴蝶,焉顾仲尼讥朽木。
人事几不如梦中,休用区区走荣禄。
江云如旗脚,墨点飞雁行。
平圃采芳菊,上水酌桂浆。
为言此何时,杜子逢重阳。
醉思庄生达,哂彼齐景伤。
至今孤亭间,独有九日章。
昔我来齐山,山僧迎道傍。
骑马到寺门,乱石屹若墙。
值雨不遍历,但取山泉尝。
牧之旧游处,苔滑屐莫将。
却返弄水涯,隔溪望青苍。
绝顶见茅屋,洪波日汤汤。
云霞与雁鹜,还动秋客肠。
去逾十五年,游宦韩陈梁。
哀哀遘祸殃,乃再居南方。
欲往尚未可,追吟寄支郎。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
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
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
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
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
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