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沛公歌》
《沛公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古风

沛公尺剑应金符,指顾便成大丈夫。

诛项灭秦若风雨,定都列壤成规模。

横行海内已威加,反过枌榆驻翠华。

戎服七年归故里,瑶图六合化为家。

连营缭绕杂帷宫,喧引传观井闬空。

争看今日炎精帝,乃是当时隆准公。

始识好施非落魄,谁言亡命有成功。

小往大来矜得志,感今怀昔张高会。

拆牲酾酒象川丘,考鼓撞钟震天地。

泗亭旧长亲扫除,邑社健儿俯伏拜。

白衣且尽故人欢,黄屋亦知天子贵。

非徒宽法涤秦馀,更普殊恩洽里闾。

锡爵分荣千级羡,优施赐复百年除。

地转天旋回警跸,沛上父老皆如失。

已戴鸿私振万春,难留龙驭更一日。

壮心慷慨悲还喜,大风飞扬帝歌起。

千人齐唱万人和,蜚声翻入彩云里。

旭日祁祁照四方,本从旸谷发辉光。

六龙整驾中天去,此地犹能恋太阳。

(0)
鉴赏

这首《沛公歌》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刘邦从草根英雄到建立汉朝的伟大历程。诗中不仅展现了刘邦的雄才大略,也体现了他仁政爱民的治国理念。

首句“沛公尺剑应金符”,开篇即点出刘邦以一把短剑,凭借天命(金符)起兵,预示了其非凡的领袖气质和命运。接着“指顾便成大丈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刘邦迅速崛起的过程,展现了他决策果断、行动迅速的特点。

“诛项灭秦若风雨,定都列壤成规模”两句,生动地再现了刘邦平定六国、统一中原的壮举,以及其在长安建立汉朝、奠定国家格局的历史功绩。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刘邦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也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横行海内已威加,反过枌榆驻翠华”则进一步描绘了刘邦征服四海、威震八方的气势,以及其在故乡枌榆树下驻足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争看今日炎精帝,乃是当时隆准公”两句,将刘邦从草莽英雄到帝王的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刘邦由平民到帝王的感慨与敬仰。

接下来的几句诗,如“拆牲酾酒象川丘,考鼓撞钟震天地”等,描绘了刘邦在登基后的盛大庆典,展现了其作为帝王的威严与荣耀。

最后,“地转天旋回警跸,沛上父老皆如失”两句,通过描述刘邦离开沛县时父老乡亲的依依不舍,表达了人民对这位曾经与他们同甘共苦的领袖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刘邦一生事迹的回顾,不仅赞美了他的丰功伟绩,也深刻揭示了他仁政爱民、宽法恤民的治国理念,以及他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得家书五年留滞今且去楚矣

持是安归黯可伤,出门负手楚天长。

寒江向晚波初碧,病槛经旬叶尽黄。

闲味饱谙忘有我,孤怀潜转入思乡。

披书却感居人语,为扫松篁待解装。

(0)

五老峰庐山最高处

莫负今朝宿斗牛,枢衣便欲叩琼楼。

平生第一登高处,只有青天在上头。

(0)

园林杂诗

风日暖已甚,更衣看落花。

高枝时上蚁,幽木晚蟠蛇。

烧笋来僧寺,听莺入酒家。

一从归白社,终日葛巾斜。

(0)

四月拟归里为兵马所阻直豫大旱兵革方亟

故园草长老莺花,肠断轻雷万里车。

群盗黑头皆富贵,他乡赤地到桑麻。

何年四海销兵甲,独向三春玩物华。

莫为草堂誇奇胜,开元杜甫已无家。

(0)

酬日本中岛君

散发江湖今六载,故人京洛断知闻。

妙音冷然落天际,似子犹堪张吾军。

千岩万壑望霖雨,极浦高林足暮云。

苦忆西山旧时月,清光何处却逢君。

(0)

渡海杂诗十首·其一

万里欧洲估,飙轮夜踏潮。

电灯欺素月,宝气亘丹霄。

风雨黑洋恶,鱼龙白日骄。

夷歌中夜起,听作太平谣。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