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亩晨烟白,西风万宝成。
人民减饥色,井陌聚欢声。
高廪还堪赋,馋乌为浪惊。
耕耘岂吾事,转觉愧平生。
南亩晨烟白,西风万宝成。
人民减饥色,井陌聚欢声。
高廪还堪赋,馋乌为浪惊。
耕耘岂吾事,转觉愧平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丰收的田园景象。"南亩晨烟白"写出了清晨田野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宁静而祥和;"西风万宝成"则暗示了秋风吹过,五谷丰登的景象。"人民减饥色,井陌聚欢声"生动地刻画了农民们因丰收而减少饥饿,脸上洋溢着喜悦,村庄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诗人吾丘衍通过"高廪还堪赋"表达了对仓库满盈的欣慰,粮仓充实,足以供应赋税,反映出社会的富饶。然而,他接着以"馋乌为浪惊"幽默地自嘲,说自己看到这丰收之景,连乌鸦都为之惊讶,暗示自己并非农耕之人,却有幸见证这样的繁荣。
最后两句"耕耘岂吾事,转觉愧平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亲身参与农事的感慨,他感到愧对这样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仰和对自己身份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丰收景象的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