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调冰清有典刑,伤哉白首见飘零。
魂随寒骨来千里,世系遗孤始六龄。
宿草荒芜应满地,柔兰凋落忽空庭。
旅人若访中郎后,谶语凄凉咏曙星。
风调冰清有典刑,伤哉白首见飘零。
魂随寒骨来千里,世系遗孤始六龄。
宿草荒芜应满地,柔兰凋落忽空庭。
旅人若访中郎后,谶语凄凉咏曙星。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吊元老》表达了对一位年迈元老不幸遭遇的深深哀悼。首句“风调冰清有典刑”,描绘了元老生前的品行高洁,如同风度优雅、冰清玉洁之人,遵循着高尚的准则。然而,“伤哉白首见飘零”则揭示了他晚景凄凉,垂暮之年却遭遇流离失所。
“魂随寒骨来千里”进一步渲染了他的亡故,暗示他的灵魂伴随着冰冷的身躯远行,令人感伤。接着,“世系遗孤始六龄”写出了元老身后留下年幼的孤儿,他们的命运更加令人忧虑,因为此时孤儿尚且只有六岁。
“宿草荒芜应满地,柔兰凋落忽空庭”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了家庭的衰败和元老去世后的寂寥,庭院荒凉,象征着家道中落。最后,“旅人若访中郎后,谶语凄凉咏曙星”以旅人的视角,想象有人来访,可能会吟咏起关于元老的凄凉预言,如同黎明前的星辰,预示着未来的黯淡。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元老生平与身后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
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
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坐闲友。
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回首。伤离久。
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
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风流故家未减,自笑杜陵衰叟。再相遘。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仙花常烂熳,不减四时荣。因凭真水火,锻金精。
功圆丹结,步步彩云轻。
满头风月爽,一粒刀圭,太虚仙路亲行。
任消除、万劫尘情。别有好前程。
这回无老死,得长生。仙风道骨,自觉太孤清。
万派银河转,拨弄天关,大罗真性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