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一》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一枝风物便清和,看尽千林未觉多。

结习已空从著袂,不须天女问云何。

(0)
注释
风物:自然景物,这里指花朵。
清和:形容环境清新和谐。
结习:佛教用语,指累积的习惯或执着。
著袂:落在衣袖上。
天女:神话中的仙女,这里可能象征指引或问询者。
翻译
一支花朵就显得清新和谐,观赏了千树万木也不觉得太多。
已经消除了习气,任凭花瓣落在衣袖上,无需仙女询问该怎么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一》,其中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细腻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一枝风物便清和”中,“一枝”指的是梅花,一树之内竟然能承载着整个春天的气息,展现了梅花独特的美丽。而“看尽千林未觉多”则表明尽管观赏了无数的梅林,却仍然感觉不到疲惫,这说明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深。

“结习已空从著袂,不须天女问云何”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情景。梅花已经开放却不留香气在衣襟,暗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后一句中的“不须天女问云何”,则是在比喻诗人对于梅花的赏析已达到了一种无需言语即可心有灵犀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陶诗六首.和饮酒

竹门固无锁,俗客自不开。

而欲挟彼态,使我变所怀。

乡原善同俗,于德则有乖。

乃知违世人,所贵在幽栖。

客有爱我甚,命驾来冲泥。

怜我与俗异,欲我与世谐。

甚知客言是,甚知余心迷。

渊明饮酒诗,赓以遗客回。

(0)

龟父国宾二周丈同游谷帘三首·其一

偶然得意挹珍流,二妙欣然共胜游。

怪得坐间无俗语,谷帘泉水建茶瓯。

(0)

送朱典卿履常参学

文章久矣乏正气,作者付谁传位置。

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

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

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

君今乘槎问星汉,名已籍仙政何患。

蚕茧工夫何足筹,龙墀勋业须早办。

作诗赠君当马鞭,梅花送春入冷边。

与君同舍我无缘,天其或者须同年。

(0)

和崇清侍郎招饮超燕堂韵

超燕堂开一面春,却教寒畯亦充宾。

西清班里推名从,南极躔中见老人。

草圣已传碑不朽,花神觉与思俱新。

乡邦桃李谁培植,直待魁然宰辅真。

(0)

画工又作道装

扬州节钺非吾爱,肯要腰缠十万钱。

只愿天公多与寿,道巾野服伴胎仙。

(0)

和吴冲卿集禧斋祠

缄封祝辞密,占写御名真。

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

风含烟外节,月点雾中茵。

沈藿升烟远,槐檀取燎新。

羽衣归寂寞,金锼立逡巡。

却想来时路,还疑隔一尘。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