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是对禅理的探讨和表达。"三界惟心妙理"直接点出了佛教中“心”是万法之源的思想,暗示了宇宙万物都是由心所构成的幻相。紧接着的"万物非此非彼"则进一步强调了事物本质上没有绝对的区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平等观。
第三句"无一物非我心"深化了这种思想,将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意味着一切皆是心之所现。最后一句"无一物是我己"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这一点,没有任何事物能独立于心之外存在,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我心的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心”的探讨,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宇宙本质的独到见解,是典型的禅宗思想。张伯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中"心"的重要性及其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