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六言诗  押[纸]韵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jièwéixīn
sòng / zhāngbǎiduān

sānjièwéixīnmiàowànfēifēi

fēixīnshì

注释
三界:佛教中的宇宙观,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里指世间万物。
惟:只有,仅限于。
妙理:深奥的道理或法则。
非此非彼:既非这个也不是那个,强调超越对立。
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我心:我的内心世界或意识。
是我己:是我的自我或个体。
翻译
世间万物皆由心生,奇妙的道理深藏其中。
没有什么不是我的心,也没有什么是我个人的自我。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是对禅理的探讨和表达。"三界惟心妙理"直接点出了佛教中“心”是万法之源的思想,暗示了宇宙万物都是由心所构成的幻相。紧接着的"万物非此非彼"则进一步强调了事物本质上没有绝对的区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平等观。

第三句"无一物非我心"深化了这种思想,将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意味着一切皆是心之所现。最后一句"无一物是我己"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这一点,没有任何事物能独立于心之外存在,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我心的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心”的探讨,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宇宙本质的独到见解,是典型的禅宗思想。张伯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中"心"的重要性及其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李氏园林卧疾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0)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

(0)

立德新居·其八

手锄手自勖,激劝亦已饶。

畏彼梨栗儿,空资玩弄骄。

夜景卧难尽,昼光坐易消。

治旧得新义,耕荒生嘉苗。

锄治苟惬适,心形俱逍遥。

(0)

边思

年高来远戍,白首罢干戎。

夜色蓟门火,秋声边塞风。

碛浮悲老马,月满引新弓。

百战阴山去,唯添上将雄。

(0)

示珦

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

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

祛灾剿猛虎,溥德翊飞龙。

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

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

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

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

(0)

送别出塞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