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霁林间景,高秋池上居。
徂云辞玉宇,爽籁入纱疏。
爱绿移烟竹,怜红对晚蕖。
几馀无别遣,课字与翻书。
快霁林间景,高秋池上居。
徂云辞玉宇,爽籁入纱疏。
爱绿移烟竹,怜红对晚蕖。
几馀无别遣,课字与翻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池塘边的宁静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首句“快霁林间景”,开篇即点明雨后初晴,林间景色清新宜人,为全诗营造了明亮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高秋池上居”一句,点明诗人所居之地正是池塘之上,高处的视角使得视野更为开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宁静。
“徂云辞玉宇,爽籁入纱疏”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彩的消散和风声的吹入赋予了情感色彩,形象地描绘了秋日天高气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徂云”指飘散的云朵,“玉宇”形容天空的纯净与高远,“爽籁”则是清风的代称,“纱疏”则指轻柔的风穿过稀疏的纱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氛围。
“爱绿移烟竹,怜红对晚蕖”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致。诗人喜爱翠绿的竹子在烟雾中摇曳生姿,怜爱着晚霞映照下的荷花,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感慨。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内心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几馀无别遣,课字与翻书”两句,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在忙碌之余,诗人选择读书写字作为消遣,既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两句以日常生活的小事,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塘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活的恬淡。
我营潩水居,晏子近市隘。
闻公欲卜邻,会筑于门大。
暂为苍生留,行作归途戒。
从此敢言交,纻衣仍缟带。
三春失行乐,风雨与病恼。
忽惊节物改,树密莺声老。
滥陪闲中客,载酒寻芳草。
东郊纵所适,苍莽事幽讨。
谁欤有隐居,溪谷相郁缭。
疏篱映脩竹,叩门许径造。
主人虽锄耰,好客自酒扫。
结茅□□年,种木今合抱。
飘然佳公子,忽弄松风操。
丝桐岂能尔,妙意超物表。
归途践危桥,月上千林缟。
兹游非人寰,俗耳不可道。
帘垂永日小亭幽,时节惊人特地愁。
万井笙箫怀帝阙,一檐风雨寄他州。
青藜定遣相辉映,绿蚁何妨共拍浮。
不料篷窗今夜月,一时分付与高楼。